2025-01-23 16:33
1月23日下午,中国足球职业联赛联合会(以下简称中足联)第一届会员大会在北京召开,标志着中国足球职业联赛管办分离改革正式落地实施。
未来,中国足协将把职业联赛管理政策制度制定权限授予中足联,不再参与职业联赛组织运营,而中足联的重点工作是建立公平合理的职业联赛商业开发和收益分配体系,有效维护俱乐部的合法权益。
据了解,长期以来,我国足球职业联赛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中国足协对职业联赛“管、办、督”不分,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权力过于集中,缺乏制约监督,导致职业联赛问题丛生,既影响了联赛健康发展,又形成了滋生腐败的温床。近年来,体育总局、中国足协坚持将足球改革和反腐一体谋划推进,以打造“公平、干净、安全、平稳、有序”的职业联赛为目标,会同有关部门加强职业联赛综合治理和系统施治,推动职业联赛发展形成由乱转治的新局面,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创造了有利条件。全国足球界对推进职业联赛管办分离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和行业期盼,体育总局党组把推进职业联赛管办分离改革摆在足球工作的重要位置加强研究部署。体育总局、中国足协组织专门力量深入开展调研论证,学习借鉴欧洲“五大联赛”和日本、韩国等国家先进经验,认真研究职业联赛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广泛征求有关部门、地方体育行政部门、足协、职业俱乐部和专家学者等方面的意见建议,研究制定了《中国足球职业联赛管办分离改革实施方案》,为深化职业联赛体制改革作出了具体的制度安排。
中足联的挂牌成立,是推进职业联赛管办分离改革、深化足球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标志,是促进职业联赛健康稳定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坚决铲除腐败问题、净化足球行业风气的必然要求,有利于推进职业联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更好发挥职业联赛在带动足球普及、吸引青少年、培育足球文化、壮大足球产业、为国家队培养人才等方面的战略支撑作用。
此次成立的具有独立社团法人资格的中足联将负责三级职业联赛的组织运营,调整中国足协既办赛又监管的模式,构建“管办分离、职责明确、产权清晰、组织完善、管理科学”的职业联赛管理体制,厘清体育总局、中国足协和中足联等各方职责,充分发挥职业俱乐部主体作用,提升管理水平,激发市场活力,推动中国足球职业联赛走上社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健康发展道路。
未来,中国足协只拥有职业联赛的所有权和监管权,并将职业联赛管理政策制度制定权限授予中足联,不再参与职业联赛组织运营,主要通过对中足联制定的职业联赛管理重要政策制度进行备案审核、负责职业联赛纠纷解决等方式,实现对职业联赛的行业监管。而中足联将拥有职业联赛的经营权、运营权和收益分配权,以会员形式加入中国足协,在中国足协授权下,负责组织和运营中超、中甲、中乙三级职业联赛,包括负责制定职业联赛发展规划、拟定职业联赛规模和升降级制度、开展职业俱乐部注册和准入、职业球员注册和转会、纪律处罚等职业联赛有关工作。为保持裁判工作的独立性和公平性,学习借鉴国际经验,并在充分征求职业俱乐部意见的基础上,明确职业联赛的裁判员选派、评议和处罚等管理工作仍由中国足协负责。
首届中足联理事会共有17名理事,其中有9家俱乐部代表,超过理事会半数。中足联会充分尊重职业俱乐部主体地位,健全俱乐部深度协商互动、意见充分表达、广泛凝聚共识的机制,提高俱乐部在职业联赛经营管理事务中的参与度和话语权。
作为中足联最高权力机构的会员大会,主要由中超、中甲、中乙联赛各俱乐部的代表组成,负责研究中足联和职业联赛发展有关重大事项。中足联将设立中超、中甲、中乙联赛议事委员会,分别由各级职业联赛的俱乐部代表组成,负责协商解决本级联赛组织和运营过程中的常规事务,对本级联赛的相关事务和重大决策提出建议,提交理事会决策。中足联还将兼顾各方利益,在与俱乐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公平、合理的职业联赛商业开发和收益分配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