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射后仅3个月,“天关”卫星刚“睁眼”就有重大发现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刘苏雅

2025-01-24 11:47 语音播报

热点

伽马射线暴是已知宇宙中最强的爆发现象之一,通常由大质量恒星爆炸产生。我国“天关”卫星(爱因斯坦探针卫星)发射后仅3个月,刚“睁眼”就有新发现——观测到一例产生于约125亿光年之外的伽马暴EP240315a,这是人类首次探测到宇宙早期爆发现象的软X射线信号,将为早期宇宙的研究打开新窗口。1月23日,相关成果在《自然·天文》在线发表。

“天关”探测EP240315a的艺术想象图

“天关”搭载了一台宽视场X射线望远镜“万星瞳”(WXT)和一台后随X射线望远镜“风行天”(FXT),“万星瞳”负责广域监测宇宙中出没无常的X射线暂现源,“风行天”则负责对“万星瞳”发现的暂现源做更为精细深入的后随观测。

2024年3月15日20时10分44秒,“万星瞳”以其敏锐的目光和宽达3600平方度的广阔视野,在软X射线波段捕捉到了一例爆发事件的微弱脉冲信号——EP240315a,其亮度存在快速波动,且持续超17分钟后才逐渐消失。该信号被探测到1.1小时后,国际上多台望远镜也确认了这一事件。这次爆发发生时,宇宙年龄仅为现在的10%,它的信号花费了125亿年才抵达地球。

伽马射线暴是已知宇宙中最强的爆发现象之一,通常由大质量恒星爆炸产生。后续分析发现,EP240315a与名为GRB240315C的伽马射线暴相关。一般情况下,X射线仅比伽马射线提前几十秒出现,但EP240315a却提前了超过6分钟。“如此长的延迟前所未见。”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副研究员孙惠说。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高鹤认为:“这带来了全新的认知,或许我们要重新思考伽马射线暴模型。”

过去的设备虽然能探测软X射线,但“天关”凭借其卓越的灵敏度和宽广视场,真正打开了这个窗口。“这只是一个开始,充分展现了它探测早期宇宙爆发的潜力。”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袁为民表示。


编辑:王海萍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