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总额16.8万亿!北京市管企业最新成绩单出炉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孙杰

2025-01-24 18:07 语音播报

城事

2024年,北京国有经济在逆势中保持平稳发展,市企业主要经济指标稳居全国前列。

记者从123日举行的2025年市国资委系统工作会上获悉,去年,北京国企交出一份来之不易的亮眼成绩单。截至去年12月末,北京市管企业资产总额达到16.8万亿元,全年实现营收2.1万亿元,利润总额1500亿元,在京上缴税费超千亿,主要经济指标稳居全国前列。国有经济8项地区生产总值支撑指标高于全市调度目标。

首届“京彩会”亮相园博园、首开通州万象汇开业、祥龙京企直卖”APP上线、8家企业联合发起成立亚奥商圈联盟……去年国企促消费新动作亮点频现。今年,国企仍将通过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持续激发京城消费活力。比如,相关企业将加大轨道交通站点综合开发力度,推动交通站点与商业设施联通融合,将大人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BEIJING PASS也将拓展应用场景,持续优化境外游客支付体验。

再看投资,去年市管企业承担全市351项重点工程,年度在京投资保持增长,整体规模再创新高。记者了解到,今年国企还将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承担好全市“3100”等重点项目,并主动谋划布局一批项目,保持投资强度。

瞄准人工智能、信息技术、医药健康、绿色低碳等重点领域,截至去年底,北京国8只市级政府投资基金已投资决策170亿元、带动社会投资286亿元。今年,基金撬动效应有望持续显现。北京国相关负责人表示,8只基金将聚焦服务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通过政府资金先投快投,带动社会资金敢投跟投,以此支持优质企业发展。

“今年,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收官冲刺和高起点谋划‘十五五’规划将一体推进。”市国资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国企改革一系列重点举措加快在京落地,到去年底,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已提前完成超七成的主体任务,首都信息、大数据交易所通过深化改革为提级扩能奠定基础,一轻大豪科技、北京仪装备等一批企业通过深化改革成为行业领军企业。

今年,还有一批改革新举措将要落地。比如,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薪酬管理,推动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扩围,谋划一批优质企业上市、并购重组。国资监管方面将修订完善出资人监管权责清单,开展主业优化调整,完善分类考核评价,实施分类核算试点,研究建立国有企业战略使命评价机制,并探索国有经济增加值核算。

2024年,北京市管企业高精尖产业投资占比超30%,营业收入占比超三分之一。亮眼的数据得益于创新的持续发力。去年,北京在全国率先开展研发准备金制度试点,市管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2.9%,工业企业更是突破4.4%,位居全国前列。

改革创新为国企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内生动力。市国资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将研究制定支持企业创新的政策意见,逐步提升国资预算支持创新比例,并开展创新型企业梯度培育,促进“硬科技”在京落地转化。

今年,国企将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工业母机、集成电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氢能产业、医药健康产业,推动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聚焦量子科技、具身智能机器人、脑机接口、低空技术等未来产业,国企还将建立投入增长机制,并通过内部创业、投资孵化等培育未来产业主体。


编辑:王琼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