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凤”,即肃杀之西风
2025-01-25 18:33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凤姐大名叫熙凤,谐音就是西风。西风亦即秋风,暗指她性格冷酷,心狠手辣。为此,曹雪芹特意把她的生日定在了九月初二。此时中秋已过,节气上是秋分前后,离霜降不远了。

为表现王熙凤的心狠手辣,作者构筑了多个故事,其中不乏令人触目惊心的细节。第二十九回,贾母带着荣国府一大家子人去清虚观打醮,“乌压压的占了一街的车”,道士们都站在路旁迎接。凤姐正要掺贾母下车,不想一个吓得乱跑的小道士一头撞进凤姐怀里。凤姐“一扬手,照脸一下”,把那小孩子打了一个筋斗!凤姐还骂道:“野牛肏的,胡朝哪里跑!”第四十四回,凤姐过生日喝了酒,要往家去歇歇,一个给贾琏望风的小丫头见凤姐来了回身就跑。凤姐起了疑心,把她抓了来,“扬手一掌打在脸上,打的那小丫头一栽;这边脸上又一下,登时小丫头两腮紫胀起来”。凤姐“回头向头上拔下一根簪子来,向那丫头嘴上乱戳”!最能让读者领略凤姐厉害的,是第十二回,好色之徒贾瑞被凤姐整的一命呜呼。第十五回,受馒头庵老尼姑之托,她索贿三千两银子,拆散了人家一对夫妻,害死了两条人命。第六十九回,善良懦弱的尤二姐被骗进贾府后,凤姐她“外作贤良,内藏奸狡”,借刀杀人,逼得尤二姐自杀身死。她还挑唆曾经跟尤二姐有过婚约的张华出面告状,之后又派旺儿去杀人灭口。多亏旺儿心软,张华这才逃了性命……通过这几件事,曹雪芹淋漓致尽地描绘出一个心毒手辣,“明里一盆火,暗里一把刀”的凤姐。

在迫害尤二姐的过程中,凤姐有个得力帮凶——秋桐。秋桐者,“秋同”也,说她同样如秋风,和凤姐一样冷酷心狠。由此可证明:熙凤,确实就是肃杀冷酷之西风。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这是作者给凤姐的判词。她是如何算计的呢?她利用手中掌管荣国府的财务大权,用克扣、迟发众人——包括贾母和王夫人的月钱去放高利贷。据平儿说,仅这一项,“这几年已经翻出几百来了”;“一年不到,上千的银子呢”!这“上千的银子”自然指的是利息。(第三十九回)。

清朝允许私人放债,但是法律对利率有严格的规定:凡民间私放钱债,“每月取利,不得超过三分。年月虽多,不过一本一利。违者,笞四十。以余利计赃。”三分利,就是百分之三的利。借一百两银子,一个月后还,连本带利,应还一百零三两。若一年后还,连本带利应该是一百三十六两。不管时间多长,不能将拖欠的利息变成本钱计息。这是《大清律》里的明文规定。违反这个规定的,要处以笞刑,多收的利息视为赃款没收。而王熙凤的高利贷是加一钱,也就是百分之十的利。借一百两,一个月后连本带息要还一百一十两,若是一年后清账,光利息就是一百二十两!如此高息的盘剥,难免没有家破人亡的。用贾芸的话说:“若说起来,人命官司不知有多少呢!”

第一百六回贾府被抄,查获贾琏家“历年积聚的东西并凤姐的梯己(钱),不下七八万金”,还有两箱子房契地契,那应该是借债人抵押给凤姐的。查抄贾家,本来是宁国府的种种不法引来的,没有荣国府什么事,但这些房契地契则构成了荣国府的罪证。结果是违法所得没收入官,贾琏被革去职衔。凤姐愧疚不已、抱惭成病,不久后便带着沉重的负罪感死了。按照曹雪芹给她的判词,她还应该是被丈夫休掉的。如果说贾宝玉是曹雪芹给纨绔子弟树立的反面教材,那么王熙凤就是给已婚少妇们打造的反面榜样:坏事做尽者,是不会有好下场的。


作者:

宗春启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