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老北京的庙会
2025-01-25 18:45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昔日的北京城,几乎每天都有庙会,不过是分散在东西南北城的各个寺庙而已。而新年期间的庙会,规模更比日常庙会大,游人也比日常庙会更多。因而逛庙会已成为昔日北京人过春节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内容。

一般认为,庙会起源于古代的祭祀活动。古代无论祭祀天神、土地神还是谷神,总少不了舞蹈、音乐、杂耍什么的。这是后世庙会上祭神、娱神以至娱人活动之滥觞。因庙会有聚众作用;聚众自然有助于交易。北宋时期,开封大相国寺庙会上的商品便极为丰富。中国老百姓早就有这个经验:买东西,出处不如聚处;聚处的商品相对会便宜得多。李清照之夫、在太学读书的赵明诚,每当初一、十五回家与妻子团聚时,常先到当铺典质几件衣物,换一点钱,然后步入相国寺市场,买回些碑文和果实,夫妇“相对展玩咀嚼”。(据李清照《金石录后序》)

北京地区的庙会在元大都时代就已经形成,并且具有了相当规模。据《析津志》:“平则门(今阜成门)外三里许即西镇国寺。寺之两廊买卖富甚太平(按:原文如此),皆南北川广精粗之货,最为饶盛。”二月八日是释迦牟尼出家纪念日,大都“南北二城,行院、社直、杂戏毕集”,抬着皇帝的宝座金牌和佛像游行。这一天来经商的,多是江南大贾,“海内奇珍无不凑集”,年年如此。还有庆寿寺的庙会,乃是朝廷出钱操办的:“先是得旨,后中枢札下礼部,行移各属所司”——由朝廷下文件发通知,各部门分头组织,“教坊诸等乐人、社直、鼓板、大乐、北乐、清乐”——有各种演出和花会。庙会上还展出各国进献来的“宝玩珍奇,稀罕藩国之物,与夫百禽异兽注杂办”。这么大的规模,当然要用很多的钱:“下户部关拨钱粮”,用于“分办社直等用”。一次庙会“内帑所费,动以二三百万计”。元代东岳庙的庙会也非常热闹。三月二十八是道家泰山山神东岳大帝的生日。从二月起,前往东岳庙烧香的士庶官员便络绎不绝。“至三月,烧香酬福者日盛一日,比及廿日以后,道塗……赛愿者填塞”。二十八日正日子那天,“齐化门(注:今朝阳门)内外居民咸以水流(泼)道以迎御香。(御)香自东华门降,遣官函香入庙廷”。御香,就是皇帝进的香。皇帝不亲自来,派官员把香送到庙里来。来送御香的队伍太奇特了:前面是两个妇人以手帕相牵拦道,后面跟着的是穿着男子服装的年少艳妇,每走几步一拜。男子则或手捧香炉,或端着茶水,跟在后面。沿途是诸般做小买卖的摊位,“花朵、小儿戏剧之物,比次填道;妇人女子牵挽儿童,以为赛愿之荣”,道路两旁,还有老弱残疾的乞丐。(据《析津志·祠庙》)——这情景跟清代妙峰山上香途中已经极为相似了。

在明代,北京都城隍庙的庙会规模很大。都城隍庙位于西单之西的成方街。《燕都游览志》里说:“庙市者,以市于城西之都城隍庙而名也。西至庙,东至刑部街,亘三里许”,“每月以初一、十五、二十五开市”。据明人的笔记记载,都城隍庙的庙会上不仅有吃、穿、用的各类物品,还有珊瑚树、天然正圆的珍珠、祖母绿、猫儿眼等奇珍异宝,更有商彝周鼎、秦镜汉匜、柴汝官哥、晋书唐画。连海外异国都有客商来此交易:“碧眼胡商,漂洋香客,腰缠百万,列肆商谈”。所以,这个庙会上可见到许多“世不常有、目不易见”的稀罕之物。到清朝初年,都城隍庙的庙会才逐渐衰落了。

清代,护国寺、隆福寺、白塔寺、土地庙、花市火神庙的庙会,并称为京城五大庙会。

护国寺在新街口南、定府大街正西,始建于元代;隆福寺位于东四牌楼西、马市正北,始建于明朝景泰年间。北京清代有首《竹枝词》说:“东西两庙货真全,一日能消百万钱。多少贵人闲至此,衣香犹带御炉烟。”东西两庙指的就是隆福寺和护国寺。护国寺农历逢七、逢八开庙;隆福寺逢九、逢十开庙。开庙之日,百货云集,玉石珠宝,古玩字画,花鸟鱼虫,绫罗绸缎,吃穿玩用之物,无所不有。护国寺庙门前卖鲜花的特别多,西廊下北口太平胡同为狗市,专卖哈巴狗。民国初年,一条便宜的宠物狗也要银元两三元,贵的一二十元。买主当然多是富人家。

阜成门内大街路北白塔寺的庙会平时在农历每月逢五、六两日举行。正月初五初六的庙会,热闹逾于平时。庙会期间,除与其他庙会类似的山货、百货、食品、玩具和农副产品等货摊外,木碗货摊是其特色。蛐蛐罐儿、蝈蝈儿葫芦、鸟笼子市场也是白塔寺庙会的特有市场。《旧都文物略》中说:“白塔寺的木碗花草、土地庙木器竹器,皆属特有。”

位于宣武门外下斜街路西的土地庙,逢三有庙会。因土地庙往南出右安门便是花乡丰台十八村,故每逢庙会,多有花农来售卖鲜花。因而这个庙会上的鲜花远胜其他庙会。

崇文门外路东的花儿市,街中间有一座火神庙。自正月起,逢四有庙会。庙会上所卖多为日用器皿,也有小农具什么的。花市庙会之外还有鸽子市,“在廛外小巷里”。

“花儿市”得名于妇女插戴的假花,而不是鲜花。有用绫绢制成的,也有用纸做的。制作精美,颇能乱真,乃至由此地流往全国,号称“京花”。30年代初期,花儿市大街及其附近,尚有千余家以制作假花为业者。以此为基础,解放后组建了绢花厂。

如今北京城遗存的庙宇不多了,集市取代了昔日的庙会,所售卖的商品也不同于以往。但有一点:更加红火热闹,游人更多了。


作者:

宗春启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