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31 07:30
“按照《潼南区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补助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等规定,我们采取国库集中支付、每月对学校食堂资金集中核算、定期对库管采购关键岗位人员进行轮换,防范廉洁风险隐患。”面对前来开展“回头看”的纪检监察干部,潼南区教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区有98所学校落实食材同质、菜品同价、师生同餐、公开招标、公开食谱、公开加工过程“三同三公开”制度,惠及8万余名师生。
这是潼南区纪委监委规范校园食堂管理的一个缩影。此前,该区在查处区委教育工委原委员、区教科所原所长唐兵案件中暴露出的校园餐食材采购混乱问题后,紧盯校园餐领域突出问题,采取“查惩治”全周期举措,深化整治校园餐领域顽瘴痼疾,严肃查处“校园餐”问题背后可能存在的校园餐食材采购、工程项目招标等方面腐败和作风问题,进一步规范全区中小学校食堂管理。
加强类案分析才能深挖发案规律及背后共性问题。在留置启动之初,区纪委监委就将案件查办和立行立改统筹推进,全面细致梳理该案关联人员、同类项目、重点领域存在的问题,累计发现各类违纪问题线索37件42人,立案查办30人,其中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8人,13人主动说清问题。
惩治只是手段,治理才是目的。针对案件暴露出的问题,区纪委监委认真分析潼南教育事业发展现状、剖析教育系统存在的问题和党员干部存在的廉政风险,从物资采购、项目建设、违规收受红包礼金等方面排查出廉政风险点15类1270条,及时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日常监督反馈函》3份,督促相关部门聚焦学校食堂责任落实、财务管理、食材采购、食品安全等重要环节,对全区101所学校食堂开展2轮次全覆盖指导检查,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749个。比如,针对学生家长反映的校园餐监管不够透明问题,督促区委教育工委投入83万元建设AI食堂智慧管理系统,新增改造食堂智能预警系统403套,对有害生物侵入、厨师着装不规范等进行自动抓拍报警,学生家长可远程参与营养餐供应过程监督,全链条维护和保障学生“舌尖上的安全”。
2024年底,区纪委监委联合区教育工委向家长、学生、教职工开展网络问卷调查,广泛收集食堂管理、资金使用、入学转学、校企合作等方面问题,收回问卷6.3万余份,满意率达93%。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紧盯校园餐领域突出问题,持续做好跟进监督、全程监督,坚决查处群众反响强烈、啃噬群众获得感的人和事,以有力有效的监督为‘校园餐’保驾护航。”该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同志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