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北海丨清代阐福寺拈香
2025-01-29 08:53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2025年,作为乙巳蛇年,在农历上展现了一个难得的现象——双春年。在古代,双春年被视为吉利之年,能够为未来的生活带来好运和幸福。而北海阐福寺,正是京城“福”文化的最佳体现。

阐福寺这组建筑原是明代太素殿北面的一个行宫,是皇后嫔妃们避暑和娱乐的地方。清乾隆七年(1742年)曾把这里作为先蚕坛的茧馆,每年的初夏,清后妃们在这里举行“受茧礼”。乾隆十年(1745年)乾隆的母亲孝圣太后下令改为喇嘛庙,赐名“阐福寺”。殿内供奉的大佛像是用一整棵金丝楠木树干雕刻而成的,全身嵌满无数珠宝,称“千手千眼佛”。

据清室档案记载:乾隆皇帝经常要到阐福寺拈香,为皇太后祝寿祈福,并在每年的十二月十四日至十六日派喇嘛一百零八人在阐福寺内念《十六罗汉经》《无量寿佛经》《大怖畏经》《四大护法经》,阐福寺成为皇室进行佛事活动的重要场所之一。

自乾隆十七年(1752年)开始每年的旧历十二月初一,乾隆要在阐福寺拈香后举行“书福”盛典,其内容包括:祈福、书福、送福、迎福四个步骤,祈求“苍天赐福”。初一这天清早,在太阳升起前乾隆乘轿至阐福寺拈香拜佛,这叫“祈福”。然后到后殿用“造福苍生”的大毛笔,在二尺见方的云龙大红朱笺纸上写一个大大的“福”字,这叫“书福”。将这个“福”字保存在大殿内,叫做“留福”。仿佛阐福寺内的大佛已经把福气降下,叫“第一大福”。接着乾隆出阐福寺再进澄观堂书写第二个大“福”字,并将这个“福”字带回皇宫,镶裱在镜框里悬挂在养心殿墙上。从这天起,乾隆要天天到重华宫漱芳斋,在一尺四寸见方的大红朱笺纸上反复写“福”字,一直写到十二月二十五日止。乾隆把这些“福”字赏给大臣,作为新年礼品,叫“赐福”。第二年正月初一,乾隆在太阳未升起前赶到阐福寺拈香拜佛后,到后殿取出上年十二月初一写的那个“福”字,叫“还福”,回到宫内,把迎来的“福”字悬挂于建福宫内,叫“受福”。然后再写一个“福”字悬挂于乾清宫内。到此为止,典礼完毕。从乾隆时开始,代代清帝照例举行“书福”典礼。阐福寺也就成为清代皇帝拈香拜佛祈求上天赐福的地方了。

清室档案记载:乾隆每年都要到阐福寺拈香拜佛。为此还制定了有关条例规定,如清《奏销档》记载:奉宸苑奏称:“查每年逢皇上驾幸阐福寺拈香之期,自陟山门迤北俱系关防禁地,所有执事人员均由阐福寺西边门出入,不得在内行走”。

龙舞辞旧岁,蛇跃迎新年。让我们在2025乙巳蛇年,巳巳如意,生生不息。北海公园全体员工与您一起携手共赴新的旅程,迎接新的福气与机遇!


作者:

北京北海公园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