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玩有练皆热爱 冰雪相伴过大年
京报体育 | 记者 王笑笑

2025-02-04 08:58 语音播报

体育

2月4日是农历大年初七,春节“假期”余额仅剩最后一天。八天长假是难得可以逛吃、躺平的日子,但对于不少冰雪运动爱好者来说,这个假期绝不能闲着。无论什么项目,对于他们来说,过年玩起来、练起来才是正经事。

 玩起来,过个健康年

像往年一样,这个春节,位于蓝色港湾商圈的北京老牌冰场——全明星滑冰俱乐部一天都没休息。每天午饭后这里就开始“上人”,全天营业时间约能接待百余位游客。耿菲8岁的儿子才第二次上冰,就已经能滑起来了。“我也挺震惊的,小孩儿进步就是快。”耿菲说。

蓝港全明星滑冰场游人不少。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王笑笑/摄

耿菲是北京人,年前带孩子去南方旅游,餐厅等位时偶然让孩子在商业冰场滑了一次,“回来他就一直嚷着还要滑,这不,放假就过来了。”耿菲笑说,以前过年的“节目”无非是走亲访友、打牌、游园、看电影,但这几年亲朋好友过年时滑冰、滑雪的越来越多,“大家的健身意识都在提高,而且北京举办了冬奥会,冰雪运动也越来越普及了。这个假期我们还打算去滑雪,体验一下。”

作为北京冬奥会冰壶项目训练场地,冰立方冰上运动中心冰壶馆于20231月面向公众开放,是北京最靠近市区的专业冰壶馆。这里的用壶、踏板、标识装饰等,很多都是冬奥遗产,每年过年时游客络绎不绝。“我2010年冬奥会就开始看冰壶,一个多月前从网上得知这里可以体验,这是第二次来。”和朋友结伴而来的周雨珣说,冬奥场馆赛后向社会开放,让更多人有机会“解锁人生新体验”,也为春节长假提供了更多健康的休闲娱乐选择。

周雨珣(右)和朋友相约体验冰壶。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王笑笑/摄

尤女士则是一家三口来到冰立方,两口子和女儿打了一场“比赛”,还兴奋地合影留念。“我是北京冬奥会的时候才认识这个项目,觉得很新鲜、有趣。”尤女士体验下来觉得,冰壶作为娱乐门槛不高,也很有趣味性,“明年又有冬奥会了,到时候再看冰壶比赛,一定会觉得更亲切。”

冰场游人如织,京城各大滑雪场这个假期也同样红火。据北京密云南山滑雪场统计,该雪场大年初一到初五共接待游客约3.1万人次,同比增长4%,不少人已经把滑雪当成了春节的“标配”。

 练起来,过个自律年

14岁的王梓萌是北京U14男子冰球队的一员,大年初五凌晨,他和家人刚刚结束旅行回京,傍晚就出现在了GLC冰上运动中心的冰场上。“我们队很强,不练就该落下了。”王梓萌说,喜欢就不觉得累。

王梓萌在训练。GLC俱乐部供图

王梓萌已经有9年球龄,据他的妈妈张女士介绍,儿子每年过年都会上冰训练,“除了跟家人相聚就是打球,有时大年三十都在练。”当年,王梓萌在商场对冰球“一见钟情”,如今依然热情不减,训练积极性很高,有时几天不上冰还会浑身难受,“现在大了,也通过选拔进入了市级梯队,对自己要求更高了。他不觉得牺牲了什么,孩子嘛,只要喜欢,就会肯投入精力和时间。”

和王梓萌一样过了个“狠”年的还有小男孩睿睿。7岁的睿睿初二、初三一直泡在怀北滑雪场,跟随奥麦体育滑行俱乐部的教练张茜“单飞”,每天至少滑6个小时,除了吃饭都没怎么休息。据张茜介绍,睿睿此前只滑过两次雪,算是“零基础”。但他特别有兴趣,一到雪场就很兴奋,两天下来无论训练量还是进步程度都远超预期。初六,睿睿又参加了张茜的团课,“孩子滑上瘾了。”

睿睿在滑雪。受访者供图

朝阳区短道速滑队的27个孩子,则在大年初五一早于天津蓟州国家冰上项目训练基地集结,开启了为期十余天的集训。“孩子们平时都是利用课余时间训练,效果不如集训好,只能抓紧寒暑假和节假日时间集训,恶补提高。”据队伍主教练韩冬萍介绍,集训第一天孩子们就上了三场冰,“大过年还要训练,确实有点残酷,但为了成长、提高,确实需要付出得比别人更多。”

不过对于孩子们来说,集训比在家过年有意思。小伙伴在一起说笑打闹、热热闹闹,训练完还一起放烟花。韩冬萍也“特许”孩子们吃饭时喝了饮料,大伙儿碰杯共贺新岁,“就当换个地方和更多‘家人’一起过年了。”


编辑:王笑笑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