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周口店丨群杰齐聚,周口店考古揭开序幕
2025-02-05 21:16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安特生、师丹斯基,在周口店的发现,把寻找古人类的目光聚焦到周口店。1927年4月16日,一个中外合作的周口店遗址考古发掘揭开序幕。

周口店合作项目以丁文江为名誉主持人,具体发掘事务则由步达生和翁文灏商定施行。

丁文江(1887-1936)为中国地质学的奠基人之一。他1912年毕业于英国格拉斯高大学,旋即回国。1913年-1921年任地质调查所所长和中央大学教授。1933年秋至病故前,任中央研究院总干事。

当时,派往周口店的工作人员有4人:

李捷,中国地质调查所地质学家,周口店野外事务主任。负责地质地貌调查,与当局、土地所有者交涉以及管理工人等一切行政事务。

步林,由维曼教授推荐的瑞典古生物学家,担任古生物研究专员和周口店野外工作顾问,专门负责发掘的科学计划。他是这一年3月16日偕夫人到达北京的。

刘德霖,担任周口店野外发掘的技术助理兼室内修理化石工作。

谢仁甫,步达生的办事员,派往周口店当刘德霖的助手。

步林和李捷等人住在距遗址200米左右的坝儿河右岸的小骆驼店里,这是9间土顶土墙的小房子,条件十分艰苦。龙骨山产权属于鸿丰煤矿,第一年年租金90元,两年以后以4900元的高价获得永租权,其范围包括龙骨山和西小山的一半。

10月16日,步林发现一颗保存完好的人牙化石。当年12月,步达生发表了《周口店堆积中的一个人科臼齿》。他认为这是一颗成年人的左下第一臼齿,性质与师丹斯基发现的那颗臼齿一致。步达生提议建立一个人科新种,“中国猿人北京种”或“北京中国猿人”。这个学名与葛利普提议的俗称“北京人”并用。1928年,周口店的工作由翁文灏和协和医学院的福顿具体主持,发掘人员发生变化,步达生于1927年底回加拿大,离开中国半年之久,李捷、刘德霖也先后离开周口店,杨钟健、裴文中来到周口店与步林一同工作。

杨钟健于192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24年赴德国留学,在慕尼黑大学地质系古生物专业师从于菲迪南德·布罗利、施洛塞尔学习古脊椎动物学,1927年获博士学位。1928年春回国即投入周口店遗址发掘工作,接替李捷成为地质调查所在周口店的正式代理人。

裴文中刚刚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当时他24岁,主要负责管理工人和账目,同时也参加发掘工作。

除一般化石外,在春季发现一件北京人少年女性右下颌骨;收工前几天发现一件成年男性右下颌骨,上面保存了三颗完整的臼齿。这一发现,为1927年建立的“中国猿人”这一新属提供了更加充分的证据。


作者:

亦武古今谈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