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随着“黑帮乱国”态势愈演愈烈,海地政治、安全、人道主义局势急剧恶化。一段时间以来,海黑帮势力不断坐大,对国家控制力显著增强。据联合国统计,目前首都太子港超过80%已被黑帮控制。尤其是今年年初以来,黑帮加大对该国银行、机场、医院甚至是总统府、警察局等公共设施的袭击力度,更扬言要生擒警察总长和政府部长,持续引发社会骚乱。前总理亨利辞职后,海局势更是陷入“无政府状态”,前景更加堪忧。
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并致力于帮助解决海地问题,但迄今收效甚微。去年10月,联合国批准授权肯尼亚牵头组织多国安全支助团。近日,该团先遣队已抵海。此外,受到国际社会支持的过渡总统委员会已成立,致力于在过渡期间行使特定总统权力。然而,海主要黑帮头目已明确表态反对该委员会,甚至对寻求加入者发出威胁,给该机制能否正常发挥作用画上了巨大的问号。
不过,即便上述举措能最终得以落实,其对于遏制黑帮暴力这一唯一有助于缓解当前海局势的当务之急来说恐也无济于事。正如联合国毒品和犯罪办公室的最新报告所指出的,非法贩运武器弹药才是海地黑帮扩张的“主要引擎。”这一“引擎”一天不除,哪怕是派再多国际部队来支持海地警察或达成更多政治安排,恐怕也只会是“隔靴搔痒”。
非法贩运武器弹药问题在海地一直以来都非常严重。该国的非法武器占有率远高于加勒比其他国家。据海官方统计,在2020年,海全国有多达50万件小型武器,但其中经过合法登记的仅有3.8万件。不仅如此,在这些被非法贩运的武器中,还包括很大一部分的高性能枪支,如AK47、AR15突击步枪、加利尔突击步枪等。凭借这些武器,帮派势力拥有了“比国家警察更强的火力”,得以肆无忌惮地实施了一系列大规模抢劫绑架、袭击监狱、控制经济要道和港口等犯罪行为。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海地的非法贩运武器弹药问题,美国是绕不开的绝对主角。据联合国统计,在海地贩运的枪支和弹药,无论是直接还是通过第三国,大多数都是来自美国。特别是在佛罗里达、得克萨斯、加利福尼亚、亚利桑那、乔治亚等枪支管控较为宽松的南部州,枪支贩运者通过成千上万的经销商购买所有他们想要的枪支,然后将枪支拆卸成零件,与食品、电器等混装,通过集装箱、个人携带等方式运抵海地,再进行组装,流入非法销售渠道。比如,一个拥有美国身份的海地人,在一个月内可以在2至3家枪支店购买40件武器,在10天内就能发现这些武器中的一件已经能在太子港开始使用了。由于出境货物量巨大,这种看似原始的走私贩运方式实则非常有效。
尽管美国政府近年来已开始尝试通过制定两党法案等手段来管控枪支,但在美国内的海量供给和海地黑帮的巨大需求所组成的利益链面前,眼前这些举措显然并不足以发挥有效作用。一方面,非法贩运利润巨大,贩运者不惜铤而走险。一支在美国售价仅四五百美元的枪支,在海地甚至能被转卖至一万美元以上。另一方面,海地形同虚设的边境管控令贩运者有机可乘。联合国报告显示,海地该国海关和边防资源严重不足。截至2022年底,该国仅有294个边境巡警,海岸警卫队也只有181人和一艘巡逻艇,但却要管辖1770公里海岸线和与多米尼加交界的392公里陆上边界。近年来,黑帮走私者又将贩运据点转移至一些偏僻私人领地的简易机场内,使得非法武器贩运活动更加隐蔽。
除了选择美海间的直接走私路线,还有众多武器弹药是从加勒比地区迂回流入海地的。加勒比国家历来是美国非法武器贩运的重灾区。尽管加勒比地区人口不到世界人口的1%,但凶杀案却占到全球的23%。来自美国的非法武器弹药无疑在背后发挥着重要作用。据美国酒精、烟草、火器和爆炸物管理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整个加勒比地区约80%的涉案枪支均来自美国。在巴哈马,被查处的用于谋杀犯罪的枪支中,90%以上都可以追溯到美国制造商和经销商。而在与海地陆上交界的多米尼加,2022年该国共查获枪支1796件,而仅在2023年第一季度查获的非法枪支数量就增加到了2392件。这些非法枪支中绝大部分都来自美国,其中最终流入海地的也绝不在少数。
正如牙买加总理霍尔尼斯在2023年的加勒比国家安全会议上所强调的,“必须呼吁我们北方的朋友美国加大努力,防止枪支流入加勒比地区,在反对非法枪支方面给予我们协助,就像我们协助他们反毒品一样。”美国应把海地及国际社会的安全关切真正放在心上,把制裁海黑帮、阻断黑帮武器来源等联合国决议要求落到实处,而不是说一套做一套,使海地危机进一步拖延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