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2025-02-06 13:25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是一个富有哲理的成语,最早出自西汉戴圣的《礼记·杂记下》。“文”和“武”分别指周文王和周武王,他们是周朝初期的两位贤君。 “道”指的是他们治理国家的方法或原则。 “一张一弛”中的“张”指紧张、绷紧,而“弛”则指放松、松懈。这句成语的原意是指周文王和周武王治理国家时,宽严相济,既有严格的法度,又有宽松的政策,使国家得以长治久安。

周朝时期,民间有一个祭祀百神的“蜡”节日。孔子曾带弟子子贡去看热闹,子贡看到百姓尽情欢乐,担心他们会因此而荒废生产。孔子则解释说,百姓成年累月在田间劳作,偶尔遇上这么一个节日,能让他们放松一下,有张有弛,这是周文王与周武王定下的规矩,这样便于更好地生产。这个故事生动地诠释了“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的道理。

周文王和周武王算是“一张一弛”的老祖宗。后世治国者,高明的政治家也都效仿这种做法。比如,唐太宗李世民在治国过程中就展现出高超的“一张一弛”的艺术。他在位初期,深知经过隋末农民战争,百姓生活困顿,民不聊生,就降低赋税,鼓励农民耕作,促进农业发展,让百姓休养生息。同时,他积极推行“均田制”,确保土地的合理分配,避免土地兼并现象的严重化。这些措施有效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减轻了百姓的负担。

但在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方面,李世民并不手软。对内,他坚决打击违法乱纪的行为,曾与他一起打天下的侯君集犯谋反罪,虽然李世民很想留他一条命,但最终还是含泪治了侯君集的罪,维护了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另一方面,他主持制定的《贞观律》大幅减少了死刑的条目,废除了一批酷刑,体现了“慎刑”的原则。对外,李世民一方面与世界上70多个国家保持了良好外交关系,实行和平外交政策,反对穷兵黩武,他认为用兵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另一方面,针对危害唐朝安全的东突厥汗国和薛延陀汗国,他果断出击,先后将它们灭掉。

毛泽东同志作为一位伟大的革命家、理论家、战略家,更是深深懂得一张一弛的治国之道,是一位善于“弹钢琴”的大师。在战争年代,他就说“人是要吃饭的”,战士连续作战,伤亡巨大,疲惫不堪,就要撤下来休整一下。新中国成立之初,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他告诫我们不要四面出击,在一个时期要集中解决一个主要问题,在其他方面则要有所缓和。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他一方面号召中国人民努力工作,另一方面倡导并实施了合理的工时制度和休假制度,确保劳动者在工作之余能够得到充分的休息,从而保持高昂的劳动热情和生产积极性。在日常生活中,他自己也践行着一张一弛的生活哲学,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也会抽出时间进行休闲活动,如阅读、散步、游泳、听音乐等,以放松身心、调节状态。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其实具有普遍意义。“张”和“弛”是矛盾的,但有张也得有弛,光有紧张的一面,没有放松的一面,事情就不可能持久。人不可能在一个时期内把事事都看作重点,每件事都不加区别地用力,这样同样不可持久。我们常说的工作要“弹钢琴”,就包含这样的意思。

张弛也需要有度。把一张弓拉满,如果要继续加力,最后弓就会“咔嚓”一声,猝然崩裂。一个人的学习也是如此。努力学习,放松休息;再努力学习,再放松休息。如果一个劲儿地学习、学习、再学习,不吃不喝不睡觉,最终会把身体累垮。学习是应该的,但是学习要有度;放松也是应该的,放松也要有度。习近平总书记在同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时,曾讲述自己年轻时总想把很多事情都做成,夜以继日地工作。后来他改变了理念,该工作工作,该休息休息,做到张弛有度,身体和工作才进入了可持续的良性循环。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提醒干部们,“内在有激情,但是还要从容不迫”。

张和弛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它们统一在一个有机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张,就得学会适当地弛。这就像练拳一样,为了更好地发力,就要学会积极地放松。没有充分的放松,也就不可能有高水平的发力。


作者:

常山风语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