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厮茗烟,作用堪比“明阉”
2025-02-06 13:32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贾宝玉身边有个贴身书童,名叫茗烟。第二十四回至三十四回,作“焙茗”,第三十九回以后,又作“茗烟”这个名字。后四十回里,仍用“焙茗”。这是百二十回《红楼梦》为不同时期版本拼接而成的又一证明。

曹雪芹最初可能是想用“焙茗”这个名字来着——谐音“背明”,意思是“背明向暗”。后来觉得意思不够明确,所以有改叫“茗烟”的。“茗烟”的谐音是“明阉”,意思是明朝的宦官。这又可能造成误解,让读者认为这个小厮是个阉人。所以曹雪芹在第十九回里特别安排了一个情节,让贾宝玉撞见茗烟正和一个女孩子“干那警幻所训之事”,也让读者看明白:茗烟不是阉人。所以用“茗烟”这个名字,就是想说:这个人就像明朝的太监一样,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专会引导主子干坏事。

茗烟在第九回里的第一次出场,就是大闹学堂。这个奴才本来“无故就要欺压人的”,还不是仗着贾府的势力么!在学堂里,贾蓉的小舅子秦钟被金荣欺侮了;贾蔷想出面来管,又怕得罪薛蟠,于是就挑唆茗烟出头。茗烟一头冲进学堂,叫道:“姓金的,你是个什么东西!”姓金的再不是东西,也是主子辈儿的,而茗烟不过是个奴才,他却胆敢“一把揪住金荣”,满口粗话脏话地乱骂,说:“你是好小子,出来动一动你茗大爷!”唬的满屋中子弟都怔怔地痴望。贾瑞忙制止:“茗烟不得撒野!”金荣气黄了脸,说:“反了,奴才小子都敢如此!”

金荣家里虽然不富裕,但毕竟是贾府的亲戚;因而茗烟的言行,绝对是以贱凌贵的犯法行为。因为有主子给他撑腰,他才不把金荣放在眼里。在挨了金荣一下毛竹大板后,茗烟一声呼叫:“你们还不来动手!”宝玉的另外三个小厮蜂拥而上,学堂里顿时鼎沸起来。要不是大仆人李贵进来喝住,结果不定怎么样呢!这一回里,作者把茗烟狗仗人势、狐假虎威的性格展示得淋漓尽致。

茗烟的“逞其智巧,逢君作奸”,在第十九回进一步展现。他和小丫鬟卍儿私下交媾的事情被宝玉撞见,吓得他“跪求不迭”。宝玉道:“珍大爷知道,你是死是活?”可见这事情的严重性。见宝玉没有处罚也没有告发他的意思,他便主动提出,“我悄悄地引二爷往城外逛逛去”。这个提议正中宝玉下怀,于是主仆二人去了袭人家。袭人的哥哥花自芳“唬得惊疑不止”;袭人听说只有一个茗烟跟着,惊慌道:“这还了得!……你们的胆子比斗还大。都是茗烟调唆的,回去我定告诉嬷嬷们打你。”袭人的态度表明,茗烟的作为已然触犯了贾府家法。但他知道,有宝玉为他挡风,他什么都不用怕。

茗烟发挥更坏的作用是在第二十三回。见宝玉无所事事百无聊赖,茗烟便到外边的书坊里,把那些古今小说传奇,还有什么赵飞燕、武则天、杨贵妃的外传,买了许多来给宝玉。宝玉一见,如获至宝。对于宝玉这个情窦初开的少年来说,这些含有情色内容的杂书,无疑具有很大的诱惑力,所以一见这些书宝玉就喜欢上了:把那些粗俗过露的藏在外面书房里,文理细密的拣几套放在床顶上,没人时拿出来偷着看,还和黛玉一起看《西厢记》。

这些杂书对宝玉还有黛玉的影响简直是立竿见影的。贾宝玉用来调笑黛玉的话,直接来自《西厢记》:“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真是过目成诵,比读《四书》《五经》效率高多了。曹雪芹写道:“原来那宝玉自幼生成有一种下流痴病,况从幼时和黛玉耳鬓厮磨,心情相对;及如今稍明时事,又看了那些邪书僻传,凡远亲近友之家所见的那些闺英闱秀,皆未有稍及林黛玉者,所以早存了一段心事”(第二十九回)——宝玉对林妹妹的“痴情”,就是因这些杂书而深化了。

这些杂书对宝玉产生的负面作用应该远不止于此。笔者认为,宝玉在秦氏闺房里作的“性梦”,时间应该在读了这些杂书之后。他在秦氏房中看到的武则天镜室中设的宝镜、飞燕立着舞过的金盘、安禄山掷过伤了太真乳的木瓜、寿昌公主的卧榻,还有西子浣过的纱衾、红娘抱过的鸳枕,这些感受和联想,不都是来自那些杂书么!包括梦中警幻仙姑教给他的男女云雨之事,也应该是先得之于杂书,然后才有那种梦的。因为曹雪芹后来调整了故事的前后结构,把某些原本发生在后面的故事挪到前面去了。这样一调整,杂书对宝玉造成的坏影响被削弱了。

庚辰本在茗烟进书处有段脂砚斋侧批:“书房伴读累累如是,余至今痛恨”。蒙古王府本回后总评,评论茗烟进书为“恶仆殷勤,淫词胎邪”。这些评语,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曹雪芹命小厮名为“茗烟”的用意。


作者:

宗春启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