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2024年度工作回顾·学术篇
2025-02-06 18:36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2024年,在北京市委宣传部的正确领导下,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扎实推进“学术立馆”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优势,不断深化拓展研究工作,高质量举办北大红楼学术活动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讲堂等学术活动;凝聚科研力量,推出一批高质量学术成果;活动升级,“觉醒年代”研学行活动参与人数不断扩大;加强与各地兄弟单位合作,推动展览巡展,源源不断为纪念馆各项工作注入了新活力。


名家汇聚,高质量举办各类学术活动

2024年4月,北大红楼学术活动季正式启动,分为“新文化”“新青年”“新思想”“新时代”四大板块,涵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中共党史党建”“革命文物与纪念馆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重点论题,云集各领域学术名家,以专题学术讲座、特色社会教育活动为主线,以文物捐赠、成果发布为支撑,融思想传播、学术交流、科研创新为一体,共举办40余场活动。

2024年10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讲堂启动仪式暨“中华一脉 同心筑梦”学术座谈会在蒙藏学校旧址举行。纪念馆充分利用中国社科院等中央单位和北京市丰富的学术研究资源,创新讲座形式与内容,扩大宣传效果,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诠释与传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讲堂相继邀请了杨圣敏、侯且岸、丁国旗、王建伟等十余位专家学者做专题讲座。


硕果累累,一大批学术成果涌现

纪念馆立足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红色资源优势,依托“守常研究院”专家资源,凝聚纪念馆工作人员和“觉醒年代”研学行师生团队研究力量,围绕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历史、北大红楼与伟大建党精神等相关选题,“下笨功夫”深入推进研究阐释,一大批研究成果竞相涌现。

《首届北大红楼与伟大建党精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分上、下两册,围绕“北大红楼与伟大建党精神”“北大红楼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研究”“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的孕育”“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相关事件与历史人物研究”“革命纪念馆和文物”5个专题,精选首届研讨会94位作者的80篇文章,共71万字。

《马克思遇见孔夫子:从哲学视角探源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通性》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通性论述,从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经典文献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原典入手,从唯物论、辩证法、实践论、革命论、人性论、人类理想社会论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从学理上论述,探源两大思想体系中的相通性。
《新青年觉醒年代研学行专号》立足北大红楼的独特历史,聚焦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的主要人物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及其著述的文集,在《新青年》杂志“马克思研究”“易卜生”专号的启发下,编辑而成。本书不仅是“觉醒年代”研学行的实践教学资料,也是北大红楼系列社会教育活动的辅导资料,并可应用到其他相关活动中,推动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社会教育工作的深化。

纪念馆工作人员及“觉醒年代”研学行团队成员在《中国文物报》《人民周刊》《大学生》等期刊上发表相关文章。


“觉醒年代”研学行再升级

依托全市“‘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纪念馆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优势,不断丰富“觉醒年代”研学行——首都高校力量参与红色文化研学项目活动,精心组织首都高校师生开展红色文化课题研究工作,组织开展研讨会、实地研学考察等活动,产出研究报告、论文等研学成果,推动红色文化研究走深走实。


发挥建党主题片区旧址联席会议机制,充分利用红色资源,与各旧址单位共同策划研学主题、设计研学线路,组织策划“青年毛泽东的北京革命足迹”“真理传播之路”“求索之路”“新质青年说”等多场次红色主题联学联讲活动,来自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印刷学院等十余所高校的1000余名师生共同走进革命旧址,了解李大钊、毛泽东等革命先驱走上马克思主义道路的实践探索历程,重温“觉醒年代”,传承红色基因。


发布“觉醒年代”暑期研学行计划,设置“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红色血脉”“共和国印记:红色口述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3项课题,面向参与“觉醒年代”研学行的19所高校研学团队师生和其他有意愿参加的高校师生发起招募。来自全国各地的20所高校近100名师生以个人或团队形式报名参与此次活动。师生们利用假期时间走进红色革命旧址实地考察,沉浸式了解革命历史,走进基层社区学习调研党和国家民族政策。形成调研报告、研学日志、论文等文字性材料23篇,视频5则。


“送出去 请进来”,办好各类主题展、巡展活动


2024年,依托北京市“‘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纪念馆将“光辉伟业 红色序章——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主题展”和“中华一脉 同心筑梦——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主题展”送进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戏曲学院、北京印刷学院等10所在京高校;同时积极与全国各地革命场馆合作,在河北乐亭李大钊纪念馆、安徽省金寨县革命博物馆举办主题展巡展,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之际,纪念馆与首都博物馆会同京津冀三地民族工作部门及青海省西宁市有关部门共同举办“中华一脉 同心筑梦——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主题展”巡展活动,在北京、天津、河北、青海四地巡展30余场,累计服务观众近40万人次,受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


2024年1月至10月,与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多方对接,成功引进《百年红楼历史文化展》。展览以红楼建筑本体为切入视角,展现红楼建筑本体特色、风格和布局,展示不同时期北大红楼的历史文化风貌,阐释北大红楼承载的文化内涵与精神价值,讲述百年北大红楼故事,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我馆组织参与大纲校阅、送审、布展等工作,举办系列配套教育活动,做好宣传推广。展览已于2024年10月正式对外开放。


回首过去,我们凝心聚力,奋楫笃行;展望未来,我们初心如磐,砥砺前行。今后,纪念馆将继续坚持“学术立馆、社教兴馆”工作思路,充分发挥自身红色资源优势,高标准推进学术研究、社会教育、宣传推广、文物保护等各项工作,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作者:

北大红楼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