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创定位技术上岗亚冬会,为赛事安全管理保驾护航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何蕊

2025-02-08 14:36 语音播报


随着2025年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在哈尔滨拉开帷幕,一项世界首创的室内外连续高精度定位技术亮相,突破了室内卫星信号弱导致的无人机无法起飞的行业痛点难题。

技术研发团队是北京邮电大学“5G+北斗”广域无缝融合定位技术团队,领头人是该校教授邓中亮。

“由于建筑物遮挡了卫星信号,室内经常无法实现高精度定位导航,甚至存在一些定位盲区。”邓中亮举例,在一个多层的大型商场中找某个商铺,市面上的导航系统一般只能导方向,真正找到还需要人脑和人眼辅助。为了改善这种情况,团队自2000年初起开始尝试,借助北斗卫星融合5G通信网络,为室内精准定位寻找最优解。

5G、北斗和视觉等多源信息融合的高精度空间测量技术

此次在亚冬会场馆亮相的“5G+北斗”广域无缝融合定位技术,就是团队积累了20余年的技术成果,可以实现室内外连续精准定位。“定位的准确性达到了厘米级,还顺利解决了室内外切换时,定位断续的问题。”邓中亮说,该技术克服了一系列技术难点,真正消除了无人机定位盲区。

“我们专门为亚冬会量身定制了一套无人装备室内外自主探索系统。”邓中亮直言,以往因为定位导航不精准,无人机很难在室内起飞。应用新技术后,无人机能在场馆内部的复杂环境中自如穿梭,精准找到目的地。换句话说,无人机可以对场馆开展实时、无死角的监控,确保赛事安全。一旦出现安全事故,也能为救援人员提供准确的导航信息。

团队成员在亚冬会现场进行技术测试

基于视觉信息与人工智能算法,团队还为亚冬会场馆实时构建了大型建筑物内部的三维地图,尤其为长走廊、多出入口等复杂场景提供了高精度的实时定位和路径规划。该成果将为观众提供更清晰的室内导航服务,提升观赛体验。

邓中亮说,这项突破性成果不仅可以服务于体育赛事场景,还将在物流运输、应急救援、工业自动化等领域创造更多价值。

亚冬会快讯

编辑:丰家卫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