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全球文化艺术产业的变革浪潮中,歌剧作为一种古老而高雅的艺术形式,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近日,国际歌剧奖创始人哈里·海曼撰文,针对英国的歌剧发展进行探讨,并由此剖析了全球歌剧行业的整体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他说道:“许多英国歌剧公司如今正为生存而挣扎,这不仅侵蚀了歌剧文化传统,也在经济、教育和旅游业方面产生了负面的连锁反应。”
哈里·海曼曾为国际歌剧产业作出巨大贡献。他于2012年创立国际歌剧奖(International Opera Awards),该奖每年由专业评审团队遴选,为歌剧行业中表现突出的组织和个人提供奖学金支持。在过去6年里,国际歌剧奖共计为近百名艺术家提供奖学金,涵盖歌唱家、导演、指挥、编剧和艺术指导等多个维度。因而针对这一议题,他有着深度观察与思考。
欧美歌剧产业面临寒冬
回顾过去一年,英国的歌剧产业面临巨大危机。其中一个标志性事件是2024年,英国国家歌剧院因财政限制与成本削减,被迫从伦敦迁至曼彻斯特。这一事件引发了人们对剧院的未来,以及伦敦观众能否长期欣赏歌剧的担忧。
同样,威尔士国家歌剧院也陷入困境,资金危机威胁着其运营。事实上,英国的困境只是全球歌剧产业寒冬的一角。2024年4月,法国文化部公布削减巴黎国家歌剧院600万欧元的预算,占该剧院总支出的3%。德国虽然是2024年国际歌剧奖的主办国,但其歌剧的发展同样受政府财政拨款的约束。
2024年年底,柏林市政府宣布将于2025年削减1.3亿欧元的开支,这意味着高度依赖赞助的歌剧行业将遭受重创。为此,柏林三大歌剧院连同其他机构发表声明提出抗议:“政府的财政削减威胁了就业、文化多样性和这座城市的本质。文化对于凝聚力和未来是不可或缺的,它是我们城市的心脏。”然而,该抗议收效甚微。2025年初,受削减决议影响,柏林喜歌剧院不得不取消原定制作的音乐剧《我的朋友和本伯里》,制作方无奈地表示:“我们本希望以好消息开启新年,但由于柏林的紧缩政策,我们不得不取消原定的剧目制作计划。”
欧洲之外,美国也难以幸免。2024年初,美国大都会歌剧院因财政问题将亨德尔歌剧《塞墨勒》的制作推迟至下个乐季,并从捐赠基金中提取4000万美元用于维持剧院运营。2024年底,美国锡拉丘兹歌剧院宣布破产,结束了其约半个世纪的运营历史。此前,该公司已取消2024-2025乐季的剩余演出,并在去年11月让全体员工休假。该机构破产原因是薄弱的票房收入无法承担高昂的制作成本,破产实属无奈之举。董事会主席卡米尔·蒂斯德尔对此遗憾道,“一个历史悠久的艺术机构已经落幕,但我们仍为50年来所留下的文化遗产感到自豪。”
文化格局存在变化风险
针对如今业内广泛存在的财务危机问题,哈里·海曼直言其根本原因:“各大歌剧公司普遍依赖公共资金、捐赠和赞助。”
对于外部资金的高度依赖,形成恶性循环:财政削减带来的资金匮乏迫使艺术制作质量和数量下降,而观众流失又加剧了资金短缺。这种局面不仅影响机构正常运营,也对歌剧文化传播造成了不可忽视的损失。
除了资金问题外,他还认为歌剧艺术式微,更深层地反映出文化认同的潜在危机。调查显示,许多英国家庭面临着沉重的经济负担,且部分公民对歌剧的热情和兴趣有所下降。近半数英国人对歌剧院的关闭并不在意,而将歌剧视为“奢侈品”。这一现象反映出人们对歌剧艺术的疏离,文化认同感的削弱将歌剧发展推向孤立无援的境地。他写道:“歌剧行业在2024年面临着巨大挑战,其所承受的财务压力与日俱增。2025年,歌剧机构将承受更大的不确定性,不仅要面对增税、预算缩减和文化格局变化的风险,公众日益增长的文化冷漠也加剧了歌剧的衰退。”
歌剧变革应与时代接轨
歌剧是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艺术家和公众的共同努力,将决定未来歌剧的生死存亡。为此,哈里·海曼在2025年新年伊始提出了一系列发展策略建议,呼吁从思想教育和财政扶持方面进行改善,从而更好地引领歌剧生态向良性方向发展。
首先,必须加深公众对歌剧的理解与欣赏,促进与社区和学校的联系,培养年轻观众的兴趣——这是扭转现状、增强歌剧生命力的关键。其次,政府应加大对歌剧艺术的财政支持力度,为歌剧机构提供税收优惠和教育投资,通过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密切合作,实现多方共赢,达到共同繁荣歌剧文化的目标。此外,歌剧机构应力争摆脱单纯依靠外部资助的被动局面,寻求多样化的财务来源,包括与企业建立广泛合作、创新资金筹款方式,以及开展数字化转型策略等。
歌剧公司还可利用现代技术借助数字平台吸引全球观众。例如,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作曲、剧本创作,甚至设计演出,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力成本;采用投影映射等数字化布景技术,解决传统布景高成本、低利用率的问题,使歌剧在实现快速场景切换的同时,营造出电影般的沉浸感;虚拟现实技术的运用也为歌剧创新提供了可能,“沉浸式”的观演体验能够提供超越传统舞台的新视角。
上述举措已在一些歌剧机构中尝试并取得良好成效,例如美国Opera on Tap歌剧团就曾发起“歌剧元宇宙”(The Operaverse)项目,而这些艺术实验也为创新歌剧的文化体验开辟了新路径。
歌剧不仅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还承载着人类情感与思想,反映着历史与文化的交融。哈里·海曼呼吁,各方应更紧密地关注歌剧艺术,努力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以确保未来歌剧的生存与发展,“展望2025年,尽管歌剧的未来仍充满变数,但只有全面认识并重视这一艺术形式,才能为歌剧文化在当今继续焕发光彩保驾护航。挑战也是面向变革的机遇,在经济、社会与文化多重影响下,歌剧有望迎来一次深刻的反思与重生。”
谷宇飞/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