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式购齐!非遗文创与“洋年货”共启新年新气象
央广网

2025-02-12 18:31 语音播报

时事

春节赶集忙!全国各地特色年货市场和新春市集纷纷开启,人头攒动、烟火升腾,形成一幅幅欢乐祥和的“年俗画”。供销两旺中,既有节日浓浓的氛围,也彰显了中国经济的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

天鹅形状的葫芦烙画、虎头虎脑生动可爱的虎头鞋、意大利的红酒、澳大利亚的蜂蜜……近日,河北省廊坊市国际年货节上,琳琅满目的非遗年货和“洋年货”汇聚一堂,现场人头攒动,吸引了驻华使节、本地市民、外地顾客一站式采购“中外年货”。

“非遗年味”吸睛力十足

文化意蕴强、产品创意新、购买场景更丰富……走进非遗文创展区,景泰蓝、金漆镶嵌、京绣等作品吸引了众人目光,国家级、省级、市级特色非遗尽显魅力,多位非遗传承人来到现场,为大家讲解传承非遗技艺的故事。

“我们每年和北京故宫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合作推出联名香礼13款系列香品,销量很好。”河北省级非遗项目传统制香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谷氏传统制香技艺第十三代传承人谷俊明现场演示如何将香泥压制成线香,吸引了众多顾客围观体验。

“我们和学校合作开设手工制香课程,吸引了不少年轻人的加入,还通过直播带货,实现了增收增产和非遗传承的双赢。”谷俊明介绍,随着非遗热潮涌动,廊坊市安次区仇庄镇不少停工多年的制香作坊,又开始恢复了传统手工制香,使得传统制香成为带动乡村振兴的一大产业。

“第一次参加这种非遗范儿十足的年货节,让我们廊坊人感觉到强烈的文化自信。”一位顾客说。

在展区门口,记者发现一个天鹅造型的葫芦十分别致。“这是我们的非遗项目——勒扎葫芦,在葫芦生长期的时候,给它做了一个天鹅的造型,后期还能在上面烙画,让天鹅更加漂亮。”葫芦烙画展区的负责人缴艳霞说。

“大家可以现场体验,把喜欢的图案和文字烙在葫芦上。”缴艳霞表示,随着非遗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加入了很多传统文化元素的文创产品,现在非常受欢迎。

首个“非遗版”春节,让越来越多的世界目光开始聚焦中国。浓浓的“非遗范儿”年货节还吸引了驻华使节团前来打卡。来自冰岛、保加利亚、卢森堡、丹麦等11个国家的驻华使节驻足围观,还亲自上手体验,用毛笔写下福字,为中国人民送上新春祝福。

驻华使节团成员在廊坊国际年货节上参观、选购(央广网见习记者 姜丽丽 摄)

“这里的艺术很丰富很棒!”燕京八绝非遗技艺给荷兰驻华大使馆公使高罗柯留下深刻印象,他还用毛笔写下“平安”二字,送给当地书法家。

在红红火火的年货节氛围影响下,驻华使节团一行纷纷开启“买买买”模式,把独具特色的中国“年味儿”带回家。

40国“洋年货”走俏新春

意大利的红酒、澳大利亚的牛奶、越南的咖啡……年货节上,来自40个国家的“洋年货”琳琅满目,吸引了市民和外地顾客一站式采购。

“家门口就能买到进口产品,感觉真好!”提着精心挑选的“洋年货”,一位廊坊市民说。

两名顾客正在挑选澳大利亚进口产品(央广网见习记者 姜丽丽 摄)

“春节期间,国际展区酒类产品十分热销。”廊坊国际展览集团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张彩凤说。其中,廊坊诚融科技有限公司展示了10余种进口葡萄酒,因为质优价廉,吸引了很多市民前来购买。

如何把进口葡萄酒价格打下来?该公司负责人姚振海向记者揭秘,关键在于廊坊高效的物流体系和便利的通关条件。“我们公司在临空经济区(廊坊)建有3.6万平方米的葡萄酒基地,依托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每天进出货达10万瓶。此外,通过大兴机场海关的‘区内直转’业务,提高了货物周转率,简化了通关手续,公司在区内操作、运输装卸费等方面减少了约60%的成本。”

记者了解到,廊坊毗邻三大机场和一个港口,再加上中欧(中亚)班列常态化开行,进口商品流通环节少、运输成本低,因此吸引了众多外贸企业集聚廊坊。2024年,廊坊市进出口总值551.7亿元,同比增长17.6%,增速位居河北省前列。

“海陆空高效的物流体系、便利快捷的通关模式,让消费者无需踏出国门、不用高昂邮费,就能买到世界各地的‘洋年货’。”廊坊市商务局副局长闫磊表示,国际年货节还要继续办下去,让更多进口商品走进寻常百姓家。

监制:赵净

统筹:张璐华 安琪

采制:姜丽丽 朱怡诺(实习)


编辑:赵悦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