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北京广播电视台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策部署,高标准高质量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全力推进系统性变革,新闻舆论、精品创作、媒体融合等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首都新型主流媒体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2025年,北京广播电视台将准确把握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全面谋划抓好各项重点任务,坚持守正创新、勇于担当、主动作为,着力推进系统性变革和高质量发展,努力取得首都新型主流媒体建设新成绩、新成效,为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助推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作出广电媒体新的贡献。”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北京广播电视台党组书记、台长余俊生表示。
▍首都新型主流媒体建设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广电独家」:回望北京广播电视台过去一年的发展,最亮眼的成果体现在哪些方面?
余俊生:一是主流舆论强势巩固壮大。
精心策划推出《认识你真好——习近平总书记的书单》《书山有路——习近平总书记的书单》《有力见证》《中华》《长城长》等一系列理论节目和纪录片,推动党的创新理论不断深入人心。其中,《习近平总书记的书单》两季节目总阅读量近16亿,创理论宣传热度新高。
围绕年度重大主题,创新推出《京津冀·瓣瓣同心》《我的北京我的家》《北京,焕新!》《超级思政课》等特别节目、系列报道和融媒体直播活动。
全力办好《向前一步》《新闻热线》《生活这一刻》以及“问北京”“北京时间接诉即办平台”等民生服务类节目、账号和功能板块,积极助力首都治理体系建设,切实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高水平制作2025北京城市宣传片《这里是北京》,充分展现了首都深厚历史底蕴、独特城市风貌和现代化国际都市形象。创新升级“感受北京”海外平台和《今日北京》《全景中国》等外宣节目,不断擦亮传播中国声音、讲好北京故事的亮丽名片。
二是首善品牌力量充分彰显。
精心做好新一季《专精特新研究院》《最美中轴线》《京城十二时辰》《味道掌门》等品牌节目,全新推出《熊猫奇遇记》《给你一个拥抱》等一系列更具网感的融媒节目。
创制播出《鲲鹏击浪》《向前一步》《马兰的歌声》《北上》等口碑效益俱佳的电视剧、广播剧、音乐剧,持续打造北京台春晚、跨年晚会、卡酷动画春晚、北京国际电影节、大运河音乐节等多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化IP,充分彰显首善媒体、首都大台的鲜明特色和显著优势。
在刚刚过去的乙巳年春节,北京台春晚创造省级卫视同时段收视十二连冠佳绩,以国民立意、青春互动撬动全网盛赞,美兰德公布的美誉度数据高达99.88,被誉为“最懂观众”的春晚。《2025BRTV踏上新征程跨年之夜》相关话题全网阅读总量破10亿。“听,焕新的北京城”大型直播成功拓展广播活动新主题新样态。
2024年,全台共有6件作品荣获第34届中国新闻奖,2件作品荣获“五个一工程”奖,各有1件作品荣获中国电视文艺星光奖和中国电视金鹰奖,各有1人荣获长江韬奋奖、中国电视剧飞天奖和中国播音主持金声奖。
三是深化改革取得扎实成效。
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听听FM”企业化试点改革取得积极成效,体育、生活和动画频道中心企业化试点改革稳妥推进,产业经营效益显著提升。
调整内容生产绩效考核办法,提高精品内容和融合传播效果等考核指标权重比例,原创精品内容数量质量实现双提升。
北京卫视、卡酷少儿卫视持续领跑全国同类频道,广播端全频率以超八成份额牢牢占据北京市场首位。
举办首届精品创意大赛,在近200件创意方案中遴选出3件兼具内容创新力、融合传播力和市场潜力的金奖项目,全台优质内容创新创造活力不断释放。
工作室建设稳步推进,15家工作室累计对接融合项目超百个。
▍全台一体融合发展格局持续巩固拓展
「广电独家」:过去一年,北京广播电视台在媒体融合探索中取得了哪些标志性成果?
余俊生:过去一年,北京广播电视台深入贯彻落实北京市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全台一体融合发展格局持续巩固拓展,客户端和账号用户粉丝总量达4亿,全年累计生产融媒作品59万条,爆款作品数量同比增长235%。
修订新媒体内容创优奖惩办法、频道频率收视收听及新媒体考核方案等制度,融媒内容生产活力和全媒体建设动力进一步激发。
“北京云”市级技术总平台业务功能创新升级,为政府部门和市区两级媒体赋能水平不断提升。
“北京时间”积极探索“新闻+”发展模式,接诉即办、招聘直播、就医看病、动物智慧服务等业务规模持续拓展,质量全面提升。
“听听FM”以市场化、企业化转型为抓手,以增强创收能力、盈利能力为目标,大力推进场景延伸,培育融合创新项目,客户端日人均在线时长位列省级主流媒体客户端首位。
建成“北京卫视”“时间视频”“北京时间”微博账号和“养生堂”“生命缘”栏目抖音账号等5个“千万级”账号。“北京时间”客户端和“北京卫视”微博账号多次进入中宣部全媒体评价考核排名前十。
积极参与全国广电新媒体联盟内容建设,上榜爆款作品和优秀原创作品数量位居全国榜单前列。
「广电独家」:你们在体制机制上推进了哪些改革?
余俊生:“北京时间”“听听FM”两大自有客户端是北京广播电视台推进深度融合发展的战略支点和重要抓手。
2024年,我们统筹全台优势内容资源和报道力量,在两个客户端上全力打造能产生强烈社会反响的现象级融媒项目,有效提升了全媒体传播力影响力。
“北京时间”在客户端首页首屏开设《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力量》《文化中国行》等百余个主题专题,深入宣传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实现了重大主题宣传的多平台联动;将北京卫视《向前一步》品牌与“北京时间接诉即办网络民生服务平台”相融合,推出全新民生新媒体直播节目《向前一步走》,积极助推首都民生建设,累计观看量超600万;集结全台各频道近130名编辑记者,推出融媒精品IP“北京春节时间”,展现北京春节期间文旅消费盛况,触达全国用户超1000万人;延伸电视栏目《局处长讲政策》服务链条,搭建政府与企业网络直播互动专属通道,为企业发展破题解忧。
“听听FM”借助北京广播深厚优势,推出“你好,大主播”融媒体主播大赛,创新海选环节、线下分赛区、大师班培训、跳级机制等多样化玩法,全网访问量超过5600万;与交通广播中心联合打造“他俩能成”融媒项目,以广播节目、网络直播、播客、线下活动等形式,为用户搭建即时互动婚恋交友平台,累计播放量近1200万;丰富“北京之声”项目内容,助力北京博物馆之城建设,构建北京地区用户数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博物馆导览服务聚合平台;依托强势IP广播剧《小虎爱推理》,与第三方机构合作开发沉浸式体验游戏及游学项目,全网播放量突破7600万。
▍不断擦亮“大戏看北京”文化金名片
「广电独家」:你们是如何在精品剧作创制播出上体现特色,提升北京广播电视台品牌影响力的?
余俊生:精品剧作制播是广电媒体的优势所在,也是新型主流媒体建设的重要方面。
北京广播电视台牢牢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积极探索“影视原创+顶级制作”营销模式,策划制作了《鲲鹏击浪》《向前一步》《这世间如你所愿》《三井胡同的夏天》等多部自制剧、微短剧,推出了《守护中轴线》《少年苏东坡》《北上》《七平米》等优秀广播剧、舞台剧、音乐剧,播出了《山花烂漫时》《上甘岭》《我是刑警》等一系列高品质电视剧,持续擦亮“大戏看北京”文化金名片。
一是加强重大主题剧目策划制作。重大主题创作是检验创作主体策划能力、生产能力、宣推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准。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自制电视剧《鲲鹏击浪》讲述青年毛泽东从1918年到1921年所走过的不平凡的革命历程,让观众深切感受到思想的光芒、理想的魅力和信仰的力量。剧目去年在我台品质剧场播出,引发强烈社会反响,相关微博话题阅读量超 8000万,抖音话题播放量超 4亿,位列腾讯现实剧和爱奇艺历史剧排名首位,荣获第32届中国电视金鹰奖和第34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提名。
新中国成立75周年献礼广播剧《马兰的歌声》讲述革命后代邓小岚老师退休后在河北马兰村义务教授山村孩子唱歌、弹琴、组建合唱团的故事,荣获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
北京卫视有一档市民与公共领域对话的节目《向前一步》,深受社会关注和群众喜爱。我们以此节目为基础,推出了同名现实题材剧《向前一步》,将北京基层治理的新成效新经验进行故事化呈现、角色化演绎。该剧于2024年在我台品质剧场播出,爱奇艺同时跟播,取得北京地区平均收视率3.03%的收视佳绩,全网相关话题阅读量近7亿。
交通广播中心与“开心麻花”共同打造的惠民舞台剧《七平米》,讲述20年前一群年轻人蜗居地下室,努力在北京追寻梦想的故事。该剧作为“大戏看北京”重点剧目,获评文旅部“全国演出市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十大精品演出项目”。
三是积极探索创作生产新样态新模式。微短剧作为一种新兴内容呈现形式,凭借其短小、紧凑的特点迅速流行。
我们积极响应广电总局“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策划推出了《这世间如你所愿》和《三井胡同的夏天》两部微短剧,生动呈现首都独特的文化魅力和现代风貌。目前,两部剧目已入选广电总局、北京市广电局多个精品扶持项目。
其中,《三井胡同的夏天》在抖音平台播放量超4100万,热度登顶短剧榜单最热榜第一名。
同时,我们还积极探索新的内容生产方式和呈现样态,策划推出了AIGC短视频《小暑,步履不停》和微纪录片《北京24小时之文化守护古寺新韵》。其中,《小暑,步履不停》获全国广电新媒体联盟、学习强国全国主站及百灵频道推荐,总阅读量超2000万。
▍加快培育传媒新质生产力
「广电独家」:在内容生产传播中,北京广播电视台如何运用新技术赋能,带来传播效能提升?
余俊生:随着AI大模型及各类文本生成、文生图、文生视频工具的快速发展,广电行业正迎来内容生产、传播与业务发展方式的全方位变革。
北京广播电视台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着力推进以智作平台为基础、以智能生成内容和传播场景AI技术应用为重点方向,以文生视频、文生文、文生图、文生3D、数字人、垂类场景智能体等为创新应用领域的“1+2+N”工程,积极探索“广播电视+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发展新路径。
一是加强资源统筹规划,抢占技术发展先机。
整合全台技术核心力量,组建AIGC工作专班,全面加强与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合作,于2024年3月成立人工智能融媒创新实验室。
围绕重点项目和创新产品,深度推进与产业链上下游主体共建、共研、共创、共享,成功上线AI智作平台,基于大模型的文生图、文生视音频、智能编曲和数字人等功能已充分应用于全台一线内容生产部门。
目前,AI智作平台台内周均使用人次过万,生成内容超40万条,全网传播量超10亿次。AI智作平台被北京市发改委列入《北京市推动“人工智能+”行动计划》的示范性应用。
二是赋能内容生产创作,提升节目呈现效果。
以“每个频率频道、大端大号至少有一档节目融入AIGC元素”为目标,持续加大AIGC应用创新。在《认识你真好——习近平总书记的书单》等节目中,运用AI绘画、扩图与画质修复等技术实现了视觉呈现效果的显著提升;在《北京新闻》《北京您早》《特别关注》等主新闻栏目中推出全AI技术生成的系列报道《国庆,我问了AI一个问题》,成为广电媒体运用AIGC赋能新闻生产的典范;在“中国传统文化暨二十四节气”系列宣传片中,通过大模型生成气候变化动态图景,以全新视听呈现形式传播文化价值理念。
三是创新AI互动体验,助力重点活动宣推。
依托AI智作平台,积极探索视听互动体验新技术新场景。国庆节期间,精心策划推出“AI我北京AI我国——我和AI有个诗会”融媒体行动,用户互动量近30万次。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推出AI手绘“画山河”和AI换脸视频“奔向美好”互动体验项目,成为论坛现场打卡热点。
在2024年北京台春晚中,推出“龙年AI就福你”小程序,生成AI渲染视频总时长达1200秒,微博话题浏览量超5000万,互动参与人数破百万。在近两届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人工智能应用创新大赛中,北京广播电视台共斩获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
▍全力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
「广电独家」:2025年,北京广播电视台在推进系统性变革、实现高质量发展上有哪些布局?
余俊生:一是深化“头条”“首页首屏首推”建设。
把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用心用情用力做好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的宣传报道。加大重点选题策划统筹力度,精心做好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等重大主题宣传报道。
二是切实提升新闻舆论工作质效。
聚焦北京“四个中心”功能建设、“五子”联动、“两区四平台”建设等中心工作,加大宣传报道力度,为推动新时代首都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进一步办好民生节目和账号,深度嵌入首都城市治理体系,有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大国首都故事。
三是打造彰显首善标准的精品力作。
聚焦高质量内容生产关键环节,全面梳理内容升级的资源基础、内在优势和市场结合点,加快构建培育壮大内容力品牌力的战略体系和运行机制,打造各具专业特色的节目品牌和以IP内容为核心的衍生产品矩阵。高质量举办运营北京国际电影节等大型活动和文化项目。
四是深化媒体融合和技术创新应用。
强化全台媒体融合发展顶层设计,加快构建内容、平台、技术、经营、人才、制度等各方面联动互促的协同创新体系。深化技术创新与生产传播的全链路应用结合,以AIGC、虚拟现实、超高清等新技术全方位赋能内容提质、渠道增效、场景延展、用户服务和市场经营。
五是深入挖掘经营创收潜在能力。
巩固拓展政务商务服务领域,调整优化内容制作、培训展示、文化旅游、房产租赁等业务布局,着力提升市场化经营效益,进一步加大可经营性资源开发力度,不断拓展新的收入增长点。
六是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以更大力度调整优化频道频率,升级改版节目栏目,不断完善与全媒体生产传播相适应的内部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充分释放内容生产力、品牌传播力、流量变现力、市场影响力的聚合效益,深度激发创新创造创业的新动能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