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丨员工按《黄帝内经》如厕?这家企业翻的什么“黄”历
北京晚报 | 记者 李松林

2025-02-14 15:19 语音播报

锐评

上厕所也要严格卡点儿?近日,广东佛山某公司发布《如厕管理规范》,引发争议。据羊城晚报报道,这份文件规定了公司员工如厕时间和不允许如厕时间;在未规定的其他上班时间“小号上厕所”,不能超过2分钟,违规将罚款100元。公司称这一规定是依据《黄帝内经》做出的,目前只是试行,本意是让员工在合适的时间上厕所,不是强制。

羊城晚报视频截图

很难想象,这样一份“厕无巨细”的奇葩规定,竟然白纸黑字、加盖公章公开发布。连员工“方便”这样的私事,都要一一划出时间段,管理成为一致的“卡点儿”动作,实在让人哭笑不得。

每个人的生活习惯不同,如厕时间有异,这是基本的常识。只能在规定时间上厕所,违背人的正常生理规律,缺乏基本人性关怀。如厕规定拉出《黄帝内经》背书,更是匪夷所思。《黄帝内经》固然蕴含养生之道,但规定时间段上厕所,依据的是《黄帝内经》哪一条?到底是“为了员工身体健康”,还是暗中打小算盘,变相“提高工作效率”?

且不说误读《黄帝内经》,此举更涉嫌违法。依据《劳动法》,劳动者享有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依据《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等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到底是国家的法大,还是公司的“家规”大?

荒唐的是,“把如厕管起来”的公司不止一家。去年,上海一公司为防止员工“摸鱼”,竟然在厕所装计时器;前不久,深圳一家公司拍下员工在厕所内的照片,并打印出来贴在曝光墙上。类似事情一再出现,表明一些企业为了提高所谓工作效率,公然置员工合法利益于不顾。企业文化如此不近情理,对员工人格欠缺基本尊重,又怎么能够得到员工的认同?俗话说,“人有三急”。倘若真是为了员工身体健康、提高工作效率着想,就应该尊重员工不同的身体特点,不随意对如厕需求和时间粗暴设限。

企业员工不是工具人。“家长式”、耍心眼的企业管理,该下岗了。尊重员工人格、包容员工个性、人性科学管理,才是应该遵循的企业文化。最起码,不该时时盯着员工私事,更别打着“黄帝内经”的旗号,让“方便”之事变得不便。

快评

编辑:李松林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