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北京西便门外的白云观,相传创建于唐代开元年间,唐玄宗为奉祀老子建此道观,取名大天长观。金明昌三年重修后,改称太极宫,后毁于火。元代,长春真人邱处机在此居住,改称长春宫,成为北方道教中心。邱处机升遐后,遗蜕(遗体)即葬于此——所谓“升遐”,即去世,道教谓之成仙。他的弟子在宫东建立道院,取名白云观。明末白云观毁于火,清朝两次重建,成为京城最大的道观,号称“全真第一丛林”、龙门派的祖庭。
邱处机,《元史》有传,写作“丘处机”。因清雍正四年胤禛帝下诏,“避孔子圣讳”,凡是地名和姓氏中的丘字一律加右耳刀——“阝”。所以清以后,“丘处机”便写作“邱处机”了。他是登州栖霞(今属山东省烟台市)人,生于南宋绍兴十八年(1148年),是道教全真派教主王重阳的嫡传弟子,道号长春子,人称长春真人,辽金时期便颇负盛名。1219年,元太祖成吉思汗派使者专门来请他,他率弟子十八人从莱州出发,跋涉万里,历尽艰难,两年后抵达西域雪山,见到了成吉思汗。他对正在西征的成吉思汗说:“欲(统)一天下者,必在于不嗜杀人。”成吉思汗问他如何治理天下,他回答:“以敬天爱民为本。”成吉思汗问长生之道,邱处机说:“以清心寡欲为要。”成吉思汗觉得他的话说得太好了,称他为神仙,命人把他的话记下来,用来教育他的儿子们。邱处机返归燕京(今北京)后,成吉思汗赐他以虎符、玺书,命他掌管天下道教,还将他居住的太极宫赐名为长春宫。
公元1227年,丘处机羽化升遐,他的弟子将他葬于白云观处顺堂(今北京白云观邱祖殿)。后世的“燕九”节,其实是为纪念他而形成的。
从明代开始,新年期间白云观的庙会从大年初一办到正月十九日中午。庙会期间游人如织,尤以初八、初九、十五、十九这四天最为热闹:初八“顺星”,初九给玉皇大帝过生日,十五上元节,十九“会神仙”。
所谓“会神仙”,就是来与邱处机相会。为什么选在这一天?一说正月十九是邱处机的得道日,一说这天是邱处机的诞辰。明人的《帝京景物略》中记载:“正月十九日,都人集白云观,游冶纷沓、走马蒲博,谓之燕九节。”可见这个风俗明朝时就已经形成了。据说,已经成为神仙的邱处机,会在十八日夜里至十九日凌晨,下界来超度有缘者。邱处机是神仙,不能以真相见世人呐,据道士们说,他可能化作缙绅,也可能化作乞丐。谁要是遇见了,谁就能却病延年。于是,每年正月十八夜里,善男信女便宿于观中,争相布施,甚至露宿于星神殿后边的广场上。道士们也都彻夜不眠,静坐于观前的松林或山门前,期待着与神仙相遇。饭摊、小吃摊、茶摊、茶棚也来为“会神仙”的信众们服务,通宵营业。
十九日上午举行“燕九会”,也叫“宴邱会”。这天,白云观庙会达到最高潮。供奉着邱真人塑像的邱祖殿内道士和香客云集,香火旺盛。下午,庙会结束。
白云观庙会期间,每天下午有跑车赛马在白云观西侧举行。明朝中期的文学家吴宽有诗道其盛况:“京师盛日称燕九,少年尽向京西走。白云观前作大会,射箭击球人马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