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焦虑的欧洲,中美慕安会表态传递截然不同信号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白波

2025-02-15 22:16 语音播报

天下

2月14日,慕安会主席克里斯托夫·霍伊斯根在慕尼黑安全会议开幕式上致辞。 新华社记者 高静摄

当地时间214日下午,美国副总统万斯在第61届慕尼黑安全会议发表演讲。座无虚席的满场嘉宾以热烈掌声欢迎这位40岁的副总统发表其在国际舞台的首次公开演讲。接下来,万斯以“希望这不是我今天得到的最后一次掌声”开场。

万斯显然有备而来。据在场中国学者向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证实,万斯开始演讲后并非无人鼓掌,但几次寥落的掌声明确传递出的,是现场欧洲政要和学者对演讲内容的困惑、不满甚至愤怒。

西方世界津津乐道的“跨大西洋伙伴关系”一向是慕安会最重要议题之一。但“特朗普2.0”正式来临后不到一个月,美国正副总统就先后在达沃斯年会和慕安会两大欧洲“主场”分别就经济和安全议题给予跨大西洋伙伴关系当头一棒……

万斯:特朗普的代言人

本届慕安会于14日至16日举行,为期3天。据举办方介绍,会期内将举行350多场会议,预计有超过50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约150位部长及主要国际组织领导人在内的超过110个国家和地区的800多名嘉宾参会。

还有不到10天,深刻影响欧洲的俄乌冲突就将进入第四年。特朗普已分别与俄乌领导人通话,试图推动双方尽快停火,结束俄乌冲突。特朗普将如何重塑欧洲安全格局?将在他的“交易”中如何对待乌克兰和欧洲的安全利益?无疑是欧洲人眼下最为关切的问题。

然而,代表特朗普来到慕尼黑的万斯非但没有聚焦“跨大西洋伙伴关系”,反而对欧洲内部人权、价值观等问题进行了居高临下的猛烈抨击,并再次强调欧洲要自己承担防务责任,令在场欧洲各界精英“目瞪口呆”。

特朗普随后在白宫“补刀”,称万斯的演讲非常精彩,欧洲必须小心应对他所提到的问题。

就在慕安会开幕前一天的13日,慕尼黑发生了24岁阿富汗男子驾车撞击罢工示威人群的袭击事件,导致30多人受伤。现场参加慕安会的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义桅对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说,万斯在演讲中直言欧洲最大的威胁来自内部而非俄罗斯和任何外部力量,他的批评实际上是在指责欧洲既缺乏硬实力,也缺乏软实力,不是值得美国与之合作的对象,传递出鲜明的“特朗普主义”观点。

“万斯具备良好的西方政要的演讲能力。虽然略显傲慢,但表现出了足够的从容和自信。由于这是他的国际演讲首秀,他也很年轻,现在还不能判断他表达的完全是自己的想法,还是为了迎合特朗普主义——优先考虑美国国内政治而不是欧洲的感受。”参会的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孙成昊认为,现在来看,万斯在慕尼黑按照特朗普的意志作了一次非常强硬的政策表态,给欧洲带来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

武侠名句:中国的确定性

据在场中国记者介绍,演讲结束后,万斯仅与少数嘉宾进行了十几秒的互动就匆匆离场,现场气氛尴尬。

万斯的一番“劈头盖脸”过后,会议紧接着进入“中国专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以《坚定做变革世界中的建设性力量》为题进行了致辞,阐述了中方对多极化的四点看法,即应倡导平等相待、尊重国际法治、践行多边主义、坚持开放共赢。与美方演讲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王毅强调,中方始终认为欧洲是多极世界的重要一极,战事发生在欧洲大地,欧洲更有必要为和平发挥作用,实现长治久安。他还引用中国武侠名作《倚天屠龙记》中的“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回应现场有关中美关系的问题,并提议外国朋友使用最近爆红的中国人工智能应用DeepSeek翻译这几句话。

2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慕安会“中国专场”发表题为《坚定做变革世界中的建设性力量》的致辞。 外交部网站

演讲结束后,中国外长被现场嘉宾簇拥,热烈互动达数分钟之久。

孙成昊说,王毅外长的讲话十分振奋人心,大家听到了希望听到的内容。特别是有关欧洲的表述,在万斯演讲之后,是让欧洲人感到宽慰的,给他们带来了信心。在世界面临巨大不确定性的时刻,中方的表态再次展现出了自身政策的稳定性和确定性,而不是像美国一样每隔四年就出现巨大反差。正如王毅外长所说,中国的政策“不会轻易翻烙饼”,这体现了大国的战略定力和国际信誉。

14日,参会的“修昔底德陷阱”提出者、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艾利森在与王毅会见时便表示,中国外交政策理性连贯,特别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富有东方哲学智慧。

《2025年慕尼黑安全报告》主题为“多极化”。图为报告章节排序。

“多极化”:欧洲的思考

每年的慕安会前,主办方都会发布《慕尼黑安全报告》,为会议定调。10日发布的2025年慕安会报告以“多极化”为主题,按章节顺序给出了欧洲版的“多极化排序”,即美国、中国、欧盟、俄罗斯、印度、日本、巴西、南非,令人玩味。

王义桅对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坦言,欧洲仍然处在深刻的焦虑之中。报告的主题和许多措辞,都显示出欧洲有一种想要指点江山但又实力不济的尴尬。

“欧洲眼中的多极化不一定和中国提倡的多极化完全一致。这份报告的作者也不一定认为多极化就是好事。”孙成昊说,今年慕安会报告聚焦多极化,与特朗普再次执政后国际形势越来越不确定有关。有些茫然的欧洲正以更加理性的视角看待新的国际形势,思考怎样的国际形势更有利于欧洲的发展,而不是像过去更多从意识形态出发来考虑问题,甚至诉诸情绪化的宣泄。与以往相比,今年的慕安会报告更加务实理性了。


编辑:曾佳佳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