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北海公园研学之旅:探寻历史的足迹
2025-02-16 09:50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这个周末,小编踏上了北海公园的研学之旅。这次研学不仅让小编领略了古代建筑的魅力,还深入了解了背后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下面就让小编带你回顾一下我的这次充满知识和趣味的旅程吧

小编的第一站是法轮殿。一进门,我就被这座汉传寺庙的中轴对称设计深深吸引。工作人员讲解道,这种对称布局不仅体现了古代建筑的审美特点,还象征着天地之间的和谐与平衡。接着,小编还学习了如何通过屋顶样式、彩绘和装饰细节来分辨清代建筑的等级,原来小小的细节里藏着这么多学问!

最让小编印象深刻的是永安寺独特的供奉布局。工作人员告诉我,这种布局不仅反映了佛教思想,还融入了古代的治国理念,真是“一殿一世界,一像一乾坤”!

接下来,工作人员带领我们穿过法轮殿来到了后面的台阶和牌楼区域。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龙光”“紫照”牌楼,工作人员解释说这是对皇权的赞美,而牌楼的框景设计更是巧妙,仿佛将远处的白塔“框”成了一幅画,真是“一步一景,景随步移”。

在台阶前,工作人员还为我们讲解了台阶文化,尤其是“九”这个数字的意涵。原来,古代建筑中常用“九”来象征至高无上的皇权,难怪北海公园的台阶总是以九或九的倍数出现呢!

随后,小编还参观了御碑亭,亭内碑文记载了北海的历史变迁。工作人员还特别提到,乾隆御制诗的数量多达数百首,这些诗不仅文采斐然,还记录了乾隆皇帝对园林艺术的独特见解。

最后,我们还看到了艮岳太湖石,这些石头形态奇特,据说源自宋代的艮岳园林,真是“一石一故事”!

紧接着,我们来到了普安殿。这里是观赏白塔的绝佳位置,我们纷纷拿出手机拍照留念。老师还为我们讲解了白塔与普安殿的建筑制式,原来它们都是藏传佛教建筑的典型代表。

在殿内,我们还欣赏到了精美的唐卡艺术。这些色彩斑斓的绘画不仅展现了佛教的神圣世界,还让我们感受到了藏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最后一站是善因殿。这座建筑建于清代,形制独特,尤其是屋顶的琉璃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工作人员还为我们讲述了镇水佛的传说,据说这座佛像曾保佑北海免受水患侵扰,真是“一佛镇水,万民安康”!

转眼间,1个多小时的研学活动在欢声笑语中结束了。这次北海公园之行不仅让小编领略了古代建筑的精妙,还让我深入了解了背后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这次活动既有趣又有意义,真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哦,对了,最后工作人员还告诉了我一个小秘密,关注北海公园公众号,以后更多好玩的资讯会第一时间收到哦,嘿嘿,非常期待。


作者:

北京北海公园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