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7 11:38
editor's
每个周一早九点,我们准时相约,为您奉上未来一周北京文艺生活指南。
主演:周雨彤、吴越、刘畅、耿乐
(芒果TV、湖南卫视)该剧根据楚棠创作的小说《180天陪产计划》改编,讲述了顾云苏受到失恋和失业冲击无奈选择回家,发现再婚的48岁妈妈竟然高龄闪孕。顾云苏成了高龄孕妇的陪护的故事。这是《我在他乡挺好的》和《装腔启示录》导演李漠的“情感三部曲”最后一部,预期很高,值得关注。
主演:马藜 铁政
(CCTV-8、芒果TV)该剧讲述了挂月台山村因挂月路崎岖难行发展受阻,在村党支部支持下,铁姑娘突击队队长马春秀和民兵队长于大河组织村民抢修挂月路,期间众人情感和人生选择发生变化,最终在政府支持下党员干部带头奋战,挂月台拥有了连接外界的天路的故事。
作者:刘宇 潘妍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贺年片风靡中国大学校园,成为传递情谊与时代风貌的独特载体。本书精选1952至1988年间500余张中国大学贺年片,通过图像生动展示中国大学历史沿革及院系调整的影响。这些贺年片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审美与时代变迁,还深刻体现了各大学的独特气质,为我们呈现了一部新中国教育发展史的独特视觉档案。
(首都剧场 2.18~2.24) 美国导演查尔顿·赫斯顿1988年为北京人艺执导的《哗变》,作为一部靠台词支撑并由清一色男演员演出的话剧独树一帜,成为人艺经典。2006年重排版由当年在剧中扮演魁格船长的老艺术家朱旭做艺术指导,演出至今,冯远征、吴刚等大批优秀演员加盟演出。#不容错过#
导演:徐洁勤
(纪录片)想必大家都拨打过12345吧?这部纪录片以北京 “12345” 热线接入的市民电话为线索,通过纪实拍摄手法,串联起话务员的成长、停车难、老楼加装电梯、市民打分机制、数字化智能化治理方式等7个故事,走进北京这座超大型城市的市民生活。
主演:白敬亭、章若楠
(优酷)观众呼声极高的爱情故事来了,该剧根据竹已的同名小说《难哄》改编,讲述了机缘巧合下,温以凡跟曾经被她拒绝过的高中同学桑延过上了合租的生活。两人本来井水不犯河水,但因为温以凡从桑延口中得知自己梦游使二人有了交集的故事。
(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1.18~4.27)这是英国艺术家卢贝娜·希米德在中国的首次个展,展览汇集了艺术家自1980年代至今创作的19组(件)重要作品,横跨近半个世纪,涵盖人形立牌、复绘的物件、肖像作品以及声音装置等多媒介的重要创作,包括《时髦的婚姻》(1986)《金钱的命名》(2004)“B计划”系列以及最近聚焦街头商贩的一系列作品,展现希米德对历史叙事独特而有力的深刻探索。
主编:杨登峰
(中华书局) 本书以春运为视角,以影像方式回望过去70 年中国人过春节的节奏、方式,出行的频率、人次,出行的时间、目的地等。从早期太原站女运转车车长的工作场景到无锡汽车客运站繁忙景象,从吉林市蛟河火车站的拥挤人群到海口市秀英港码头的车辆滞留,从春运期间执勤战士维护秩序的画面到军队医疗队员乘坐高铁专列驰援武汉的瞬间……
作者:【美】薇薇安·戈尔尼克
(后浪文学)美国非虚构文学大师薇薇安·戈尔尼克步入中年之后对自己和母亲之间关系的坦诚书写,不仅客观而尖锐地审视母亲,也解剖自己,不加掩饰地袒露对母亲、对自己、对爱、对世界的复杂感情。
(国家大剧院)凛凛寒冬即将过去,雨水节气已经到来,北京民族乐团将上演“中华四季·雨水”音乐,这也是北京民族乐团2025年乐季的开幕音乐会。著名指挥家张列受邀执棒,携手著名柳琴、阮演奏家、国家一级演奏员崔君淼,著名青年笛箫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副教授胡玉林,一起为观众送上独属春日的生机与祝福。《春》《小河淌水》等充满春日气息的作品即将上演。
(国家大剧院 2.20~2.23 19:00/14:00)《红楼梦》是近两年最为出圈的舞剧之一,十二金钗同台舞蹈的画面让很多观众记忆犹新。通过《入府》《幻境》《含酸》《省亲》《游园》《葬花》《元宵》《丢玉》《冲喜》《团圆》《花葬》《归彼大荒》等章节,《红楼梦》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感情为主线,重新演绎了名著故事。#不容错过#
(天桥艺术中心 2.20~2.23)2024年年初音乐会《重聚》来华巡演,在北京和上海共完成了11场演出全部售罄,不少粉丝呼吁多场。这一次,2.0版本的《重聚》来了,不仅保留了去年的经典歌曲,还升级歌单,莱明·卡莱姆罗、厄尔·卡彭特等6位常年在伦敦西区、百老汇出演音乐剧的演员,在一场音乐会唱40多首歌,绝对让人直呼过瘾!#不容错过#
导演:山田尚子
(动画/音乐)如果人的内心可以用颜色看见,这个世界会是怎样的色彩?这部高口碑日本动画电影用声音表达颜色,风格温馨治愈又不失青春活力,曾获得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最佳动画片奖。影片讲述能看见他人内心颜色的女孩日暮窦子、拥有明亮色彩的女孩作永君、喜欢音乐的少年影平路易组成乐队,在歌曲中传递心声,建立友情羁绊的故事。#不容错过#
(国家大剧院 2.21~2.27) 由陈薪伊导演的国家大剧院话剧《哈姆雷特》 2016年推出,将莎士比亚笔下的丹麦王室与中国江南的屋檐花园融合于舞台之上,散落而下的烧焦译稿和绕于耳畔的轰炸声则时时警醒着观众:是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不容思考的问题。
(国家大剧院小剧场 2.21~3.2)该剧将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丹麦科学家尼尔斯·波尔及其太太玛格丽特三个重要历史人物的灵魂共聚一堂,展开深刻的对话。原剧本作者迈克•弗雷恩凭此剧连获普利策、托尼两项大奖。2003年,王晓鹰导演将其搬上中国国家话剧院舞台,二十多年来常演不衰。该剧以特殊的结构方式、神秘的戏剧色彩以及激烈碰撞的逻辑思辨吸引了众多观众。此轮演出由李晔、吴卫东、杨青、江佳奇联袂出演。
作者:【芬兰】尤西·孔蒂宁
(理想国)本书是精通俄语的芬兰记者尤西·孔蒂宁记录了他与妻子、三个孩子在俄罗斯西伯利亚雅库特共和国生活一年的经历。不仅是一部西伯利亚生活的记录,也是对人类适应能力和探险精神的探索。通过孔蒂宁一家的经历,领略到这片永冻土地带的独特魅力,以及人类在极端环境下生存的勇气和智慧。
(中国国家博物馆 1.21~2.21)展览精心遴选49组(91件)考古文物,通过“湖南史前文明图卷”“湖南史前文明部分考古文物”“湖南史前考古大事记”“考古现场及美术创作视频文件”四个部分,构建起湖南地区迄今50万年以来到王朝纪年之前的考古学文化年表,勾勒出湖南乃至长江中游地区史前文明的发展轨迹。
(北京艺术中心 2.22~2.23)鼓楼西戏剧出品的“刘震云舞台剧三部曲”开篇之作,根据刘震云荣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小说改编,由牟森改编并执导,李光洁主演剧中主人公“杨百顺”。在纷繁复杂的人生之路中,“杨百顺”数次改名,由他连带出无数相关联的人,他们的命运交织成了一幅壮美震撼的社会现实图景。
(华熙LIVE·五棵松)2023年的冬季,歌迷们首次在“贾想世界”中一起探索了黄明昊的“脑内”世界,看到了属于他的小小天地。如今,“贾想世界”将延续“音乐电影”的形式,黄明昊以身入局,来一场与自己、与他人的音乐对话。
(北京喜剧院)看过《脱口秀大会5》的观众,肯定记得“新中国成立以来全村第一位全日制女硕士”唐香玉,以及“胖子门窗”刘仁铖。这场脱口秀中,他们将与陈晓靖、吴鼎、乐心几位也参加过脱口秀节目的演员给你送上欢笑。不管你喜欢犀利吐槽,还是偏爱轻松幽默,都能在这里找到共鸣。#不容错过#
(中国美术馆 1.21~4.8)展览以“美在生活”为主题,精选了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幸福生活的馆藏作品70余件,涵盖了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等多种艺术形式。美术工作者有感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通过艺术的视角,用画笔记录着人民生活的点滴改变,捕捉那些令人感动的幸福瞬间。这些作品如一面面镜子,观者能从中感受到美好生活的真谛,体悟到时代前行的磅礴力量。
导演:徐汉强
(喜剧/奇幻)这部惊恐喜剧电影始于一个编剧的清奇脑洞:如果装“鬼”吓人也有 KPI,会是一个怎样的精彩故事?在这一设定下影片笑点频出,爆梗不断,剧情新颖独特,收获观众共鸣。影片主演包括陈柏霖、张榕容等,是继《周处除三害》之后又一部大尺度作品。#不容错过#
作者:刘擎 严飞
(世纪文景)两位顶尖学者,在全球一流学府哈佛大学,进行了八次诚挚交心的智趣对话,涵盖了教育、旅行、乡愁、痛苦等主题,带来一堂当代人找到自我确认的必修课,展开了一次关于自我认同的探索之旅,并指引我们如何在悬浮的时代重建自我的锚点。
如果喜欢本期文艺日历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北京日报文化新闻部
诚意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