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7 16:00
“村BA”等“村”字头文体活动,近年来受到广大农民的喜爱,但火热出圈的同时也出了一些新问题。据人民日报报道,有宁夏固原市原州区三营镇村民近日反映,去年在银川举行的大地流彩·宁夏和美乡村第二届篮球赛(“村BA”)中,有部分参赛球员的农民身份引发争议。“有的球队为了赢球,让不符合资格的球员参赛。宁夏农民篮球圈的人都知道,这些球员是所属球队的得分关键。”
一边是关键比赛现场座无虚席、网络同步直播;另一边,因为球员身份问题引发现场争议,比赛迟迟不能开场……如此尴尬的“村BA”场景,谈不上“和美”,也多少背离了办赛初衷。既然是“村BA”,主题命名也是“和美乡村”,参赛的主体、主角就应该是农民村民,就应该让村民在“村”味比赛中感受快乐。让不符合资格的“外援”球员上场比赛,甚至充当得分的“关键先生”,影响比赛走势和名次不说,更侵蚀了赛事的公平公正,难以服众。
球员是比赛的核心,赛事规则纪律、球员参赛资质是赛事有序运行的基础。规矩立在前,就绝不能允许各类乱象“抢跑”“犯规”。事实上,在该届“村BA”主办方制定的比赛规程中,对球员的户籍、职业等都作出了非常明确的要求。然而,从村民反映和当地相关部门的后续反馈看,有的涉事球员长期在外务工,赛前近一个月才因购房将户口从该镇某社区集体户迁到了住所;有的球员户籍地址显示在城区;还有球员参赛时的身份,是在银川工作的在编教师,不符合“事业单位在编人员不得参赛”的比赛规程……一个个资质不符、身份有疑的队员参赛,无异于给火热的“村BA”泼凉水,挫伤了村民参赛的积极性。
不管谁给不合规的队员开绿灯,都要坚决对“外援”亮红牌,决不能让村字头比赛变味。村BA成长为品牌后,“一些球队过于看重面子、名次,邀请不符合户籍、职业等要求的球员参赛,甚至花钱、托关系迁户口”,对这种胜负心大于参与度,不惜造假要成绩的现象,要有一个查一个。当然,还有一些农民的身份在城镇化进程之中,认定上存在模糊与滞后。所以在严打弄虚作假的同时,不妨依据现实变化情况,适当调整优化赛事规则细则,联合多部门科学精准识别参赛球员的身份资质。近日,宁夏回族自治区体育局印发通知,加强和规范宁夏“村BA”赛事活动,就是一个针对现实调整优化的及时动作。
“村BA”有“村”味,乡邻乡亲才能开心和美,基层群众赛事才有坚实的基础和长远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