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北京百万中小学生迎来2025年春季新学期。全市多所中小学校聚焦“人工智能(AI)”主题,精心策划“开学第一课”,为学生送上了科技味儿十足的“开学礼”。
在北京市广渠门中学,学校邀请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高级工程师罗云翔、中国科学院大学人工智能学院硕士生导师陶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秦曾昌等人工智能领域专家,聚焦Deepseek等学生们最感兴趣的前沿话题,开设“探索人工智能的奥秘:热点与对抗”“人工智能在工业领域中的应用”“人工智能在医学和生物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进展”“趣说机器人”“从0到1到大模型”“人工智能与艺术——Al赋能下的美学想象力”等6节精彩课程。专家们从剖析AI技术的国际竞争态势到不同行业领域中的应用,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当前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热点。据介绍,广渠门中学一直紧跟科技发展趋势、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教育理念,新学期还成立了“人工智能共同体”,与科研院所、高校及社会机构展开深度合作,以多样活动提升师生数智素养。
在东城区新鲜胡同小学,学校科学教育副校长、北京建筑大学机器人工程系教授秦建军为学生们带来了精彩的“智慧新鲜微课堂”。作为北京市人工智能教育应用试点校、东城区智慧校园示范引领校,新鲜胡同小学不断探索智慧教育的新路径,努力培养适应未来社会的创新型人才。在“开学第一课”的授课中,秦建军介绍了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应用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还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AI的探索和学习。
在通州区潞河中学附属学校开展的“科学副校长第一课”活动上,学校新聘任的科学副校长为学生带来科技领域的新思考。北京景山学校通州分校也为学生带来开学第一课——“机器人也会学习吗?”,受邀专家围绕人工智能课程案例、DeepSeek等内容展开分享。
“人工智能已成为最具时代代表性的前沿科技,学校希望通过开学第一课,拓宽学生们的知识视野,激发他们对科技的浓厚兴趣。”新鲜胡同小学书记、校长周育说。
(文/本报首席记者:常悦 学校供图 编审:赵艳国 终审:冉阳 李继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