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宝全、李海青:丰富防治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的方式方法
前线理论圈 | 作者 唐宝全 李海青

2025-02-18 07:39 语音播报


防治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的有效办法,是通过采取灵活有效的反腐败措施,坚持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加大甄别和查处力度,不断推动完善权力配置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机制,最终铲除此类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

防治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的有效办法,是通过采取灵活有效的反腐败措施,坚持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加大甄别和查处力度,不断推动完善权力配置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机制,最终铲除此类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

坚持严的基调不动摇,加大对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的惩治力度。

纪检监察机关要主动应对反腐败斗争的新形势新挑战新任务,准确把握腐败阶段性特点和变化趋势,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要严厉打击“影子股东”“期权腐败”“靠企吃企”“关联交易”等腐败行为,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对隐蔽性强、查处难度大的腐败行为要做到主动出击、精准“排雷”。

实践中,纪检监察机关要善于在坚持遵循党的政策策略和纪法规定的基础上,深刻理解其中蕴含的政治要义和价值导向,从立法本意、行为性质角度出发,切实破解定性难的问题。

要精准研判政治生态,找准腐败的发生机理、突出表现、易发环节,充分利用好纪检监察建议等手段,推进以案促改、以案促治,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对风险隐患大的行业性、系统性腐败有针对性地开展集中整治,有效防范化解腐败风险及关联性经济社会风险。

加强法规建设,为惩治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提供制度依据。

2007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关于办理受贿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对以交易形式收受贿赂、收受干股方式受贿等新型腐败行为的定性处理办法,为相关工作提供重要指引。

要深入研究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的发生特点,破解当前工作中执纪执法标准不统一、定性处置难等现实问题。

要不断健全反腐败法规制度,对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主体、客体、主观方面、客观方面等作出细化规定,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反腐败法律法规体系。

纪检监察机关要注重梳理近年来查处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的经验做法,围绕深层次问题,制定证据收集指引,从表现形式、争议焦点、取证重点等方面进行分析概括,持续深化对腐败新表现新动向的规律性认识,着力解决办案中碰到的取证难问题。

坚持一体推进,形成惩防治相结合的治理方略。

深挖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背后的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严防隐形变异问题蔓延升级。

通过查办腐败案件,深入总结腐败案件内在运行规律和特点,完善权力运行监督制约机制,推动形成比较完善的反腐败法律体系。

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引导在全社会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风气,对领导干部离职后的就业范围、就业时间等划出“硬杠杠”,纪检监察机关、组织部门、审计机关等也要严格把好“出口关”,防范政商“旋转门”腐败问题。

构建常态化长效化防范和治理腐败体系,铲除滋生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的土壤和条件。

针对近年来一些腐败案件中领导干部的家属和特定关系人扮演重要角色、为腐败行为披上“隐身衣”的现象,要持续探索规范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行为的新方式。

督促落实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及涉外行为管理规范。要推动不断完善领导干部个人事项报告制度,及时发现个人事项报告背后可能隐藏的腐败行为。

要聚焦政策支持力度大、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的领域和环节,推动监督机制改革和制度建设,从源头上阻断腐败通道。

广泛运用大数据,为防治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提供技术保障。

一些腐败行为不仅有隐匿性,而且手段多样化,这无疑增加了发现和查处的难度。

要通过搭建互联网、大数据监督平台,完善大数据查询监督等系统,积极畅通渠道,拓宽线索来源。

通过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载体、新技术,创新监督渠道、监督方式,推动党内监督同人民群众监督有效贯通,将权力置于严密监督体系之下。

要打破信息孤岛,建立大数据分享云,在纵向上分享各级政府信息资源,在横向上分享行政、司法、税务、交通、金融、通信等信息,利用数据关联性监控评估腐败交易,增加对比环节,为发现问题线索提供突破口。

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为防治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提供人才支撑。

要提升纪检监察干部高素质专业化执纪执法水平,更新理念思路,加强培训指导,使其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识破和查处各种隐形变异、翻新升级的腐败行为,不断提高履职本领。

纪检监察干部要加强对经济活动各个领域特别是金融领域的学习研究,不断提高及时发现、有效处理腐败问题的能力。

要充分认识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的发生规律和特点,善于从整体上把握腐败的行为性质,将隐匿化的违纪或贪污受贿犯罪充分发掘出来。

作者:唐宝全,北京化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李海青,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

最新文章

编辑:周林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