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点评首次公开评价审核规则,去年共处置2000万条违规评价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杨天悦

2025-02-18 14:03 语音播报

经济

当下,不少消费者习惯于“先攻略后消费”,就餐过程中,商家用免费饮料、小吃等好处诱导顾客给好评的现象也屡见不鲜。218日,大众点评发布《2024评价透明度报告》,首次公开评价审核机制,通过“AI+人工”的方式防止虚假好评、拦截差评骚扰。去年共处置2000万多条违规评价,拦截156万次“差评骚扰”。

《报告》显示,2024年平台共新增2.68亿条真实评价,覆盖超800万家商户,涉及美食、娱乐、旅行等各类场景。但也有不少商家为博流量,通过组织亲友写好评、免费饮料换好评、私下邀请会员免费体验写好评等方式让评价“注水”。

“饭还没吃上,服务员就拿着甜品让写好评,这种诱导行为挺不好的。”现实生活中,不少消费者表示曾遇到上述场景,让消费体验大打折扣。也有不少消费者跟随好评指引到店,却发现货不对板。甚至有第三方公司推出所谓的“线上精装修”业务,用虚假数据制造高人气。

《报告》显示,近年来,“诱导好评”相关的用户负反馈上升,平台在评价审核中设置“四道防线”。“人的行为是多样的,主观感受没有统一标尺,机器算法无法完全理解。”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平台在使用AI技术的基础上,成立了人工审核团队和争议评价复核机制。

据其介绍,第一道防线是黑产安全防护网,主要聚焦评价源头,运用AI技术识别非真人账号行为。第二道防线是由数百种风控模型组成的机审环节,识别店员刷评、恶意差评等评价类型。2024年,有近60%违规评价在该环节被拦截。

第三道防线是人工研判,结合多方信息还原写评价的具体时间、场景、照片等内容,考量评价合理性。在第四道防线中,平台畅通申诉渠道,对争议评价进行补充审核。

“一般来说,如果某商家好评量在短期内异常增长,就会被风控模型识别并标记为高风险商户。人工团队会进一步对评价用户进行抽样回访,同时配合黑衣人暗访,研判商户是否违规,并酌情处罚。”上述负责人称。

此外,还有消费者在给出差评后,便受到商家的“差评骚扰”。“写个差评越来越难,商户为了‘删差评’不是打电话就是发私信。”不少消费者在社交平台的“吐槽”,也引发许多人的共鸣。

对此《报告》表示,平台改进了用户个人隐私数据保护,按照法律法规和业界安全标准,商户无法通过用户在平台的评价或消费行为查询到用户的联系方式。

《报告》显示,2024年,平台共收到290多万条争议评价,超227万用户参与分析。平台共处置2000万多条违规评价,拦截超156万次“差评骚扰”,超3万家商户被警告,1.35万家商户被处罚;在诱导好评方面,超50万家商户被警告,超6万家商户被处罚。

“我们希望看到顾客发自内心的评价,但由于评价量与线上流量挂钩,商家被迫卷入‘好评内卷’,不得不给门店设置‘促评指标’,导致基层动作变形。”一家烤串商户表示,希望未来通过规则规范,厘清“积攒评价”和“索要好评”之间的区别,正确累计评价,保护用户体验。

 


编辑:杨天悦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