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丨“AI公务员”上岗!是“添帮手”不是“抢饭碗”
北京晚报 | 实习记者 李霞

2025-02-18 14:18 语音播报

锐评
进入
京报锐评
看更多
+ 订阅

首批“AI公务员”来了!据南方日报报道,广东深圳福田区70名基于DeepSeek开发的AI数智员工“上岗”,上线福田区政务大模型2.0版。除具备DeepSeek通用能力外,数智员工还将结合各部门各单位实际业务流程,量身定制个性化智能体,满足240个业务场景使用。这一消息引发热议,有人担忧,“AI公务员”不领工资、不交社保、不会摸鱼,功能还如此强大,是否会抢走公务员的“铁饭碗”。

AI数智员工的业务板块。图据“幸福福田”公众号

毫无疑问,AI功能日渐强大,可以替代公务员完成部分工作。比如,目前福田区上线的11大类70名数智员工,覆盖政务服务全链条。有了“AI公务员”助力,个性化定制生成时间从5天压缩至分钟级,公文格式修整准确率超95%,审核时间缩短90%,错误率控制在5%以内,民生诉求分拨准确率从70%提升至95%“AI任务督办助手跨部门任务分派效率提升80%,按时完成率提升25%……“AI公务员”带来的办公流程改变,可能是颠覆性的。

可以预见,会有越来越多“AI公务员”上岗,但就此认定AI公务员”将替代人力岗位,恐怕言过其实。AI写出的模式化公文,如何加“筋骨”,需要“真人”创意;AI分拨民生诉求后,需要真人跟进、解决;AI分派任务,省下不同部门开会商讨的时间,具体的事儿还需要人来拍板……那些不需要动什么脑筋且极其琐碎的活儿,那些重复性强、流程化重的事儿,AI干得可能比人好,能大大提升工作效率。但说白了,“AI公务员”无非是在辅助办公,具体的事儿、核心的活儿还得人来干,就像当年电脑进入办公室、AI应用于12345热线工单分派一样。公务员应该有本领恐慌,但不必有“下岗”焦虑。

电子化、智能化、数字化,是政务智能化、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的大趋势。近日,苏州、宁波、大连、郑州等多地组织干部学习DeepSeek,为的就是让政务跟得上时务、让技术赋能基层。政府“聘用”AI,打破了各部门各条块各层级各自为政的状态,减轻了公务员的案头工作,提升了政府运行的效率,为的是给群众带来更便捷的办事体验,让政府具备更好的服务能力。对于公务员而言,工作的价值从不是“做个AI”,写一份材料、拟一份报告,而在解决问题有没有办法、服务群众有没有温度。有了AI“新同事”,公务员其实有更多时间,怀着公职人员应有的责任与担当,去忙“真正有意义的事”了。

医疗、互联网、教育等众多行业都在与AI“联姻结对”,各行各业实现人机协作都是大势所趋。但无论如何,AI“上岗”都是在“添帮手”而不是“抢饭碗”。保持热情、保持创意,驾驭AI、指挥好AI,“打工人”就能找到自己的岗位、找准自己的定位,发挥自己不可替代的价值。


编辑:李霞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