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汽车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随着事物的崛起与发展,“流言”也顺势而生。您是否也听说过一些关于汽车的“流言”却不知真伪,汽车“流言”粉碎机将为您一一破解“流言”背后的真相,接下来请一起走进本期内容。
01
坐别人开的车总是感觉车速很快 流言
驾驶员驾驶车辆并未超速,而副驾驶乘车感觉车辆速度过快。
真相
以上说法是真的!相信许多司机都应该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自己的老婆或家人在行车过程中总是呵斥自己车速快,明明也就80KM/H,为何副驾驶的人会觉得车速过快呢?这其实是由于驾驶员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在路况信息的判断上,对车速没有那么敏感。但此时其它乘客的精力相对发散,对车速也就更敏感,于是稍微有些加速都会觉得车速很快。再者由于驾驶员控制着整个车辆,因此对于车辆早有提前的预判,然乘客却没有心里准备,这也是有时乘客会对这种感觉进行放大,并易感觉失控。
0 2
用“风琴脚”开新能源车可以省电 流言
很多司机以为,电车省电就是得靠动能回收,动能回收越多,省电就越多。如果用“风琴脚”的话,除了开头加速的那一下,大部分时间其实都是在动能回收,看着消耗的电量一点一点收回来,心里确实是美滋滋的。
真相
以上说法是谣言!风琴脚不会帮你省电,还会影响乘客的乘坐体验。首先,什么是“风琴脚”?这种驾驶技巧来源于化油器时代,当时的发动机是靠着负压,被空气给吸进发动机的。有多少空气进来,就会喷入多少燃油,而油门又和节气门连接,直接控制进气量,从而决定烧多少油。当时的驾驶员们结合经验,像演奏管风琴一样,一踩一收控制油门,达到降低油耗的效果。但是随着电喷发动机的诞生,喷油嘴的出油量完全由车载ECU管理,“风琴脚”就此失去了作用。
那么,什么是“动能回收”呢?这涉及到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工作原理,两者都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电动机将电能转化为动能驱动汽车,而当车辆减速时切断电力供应,电动机转换为发电机,将车轮旋转的动能转换为电能储存起来,这样既可以降低行驶速度又可以回收一部分电能,可谓是一举两得。
如此一来,为什么“风琴脚”不能省电呢?因为能量既会消耗,也会守恒,起步加速是要消耗相对较多电力的,而动能回收并不能将消耗的能量完全回收,所以一减一增,电能还是消耗的,实际效果上并不如保持匀速前进来的节省。而且因为“风琴脚”的关系,车辆前进时动作非常不连贯,非常容易导致乘客晕车,严重影响乘坐体验。
0 3
冬天一定要原地热车才能启动 流言
有些人认为,在冬季,汽车启动前一定要原地热车,这样会保护发动机和确保车辆顺利启动。
真相
以上说法不准确!长时间原地热车有利有弊。在之前,汽车性能以及技术欠佳的年代,原地热车可以让燃油泵和燃油系统逐渐升温,改善燃油的流动性,从而减少启动困难的问题;然而这种做法缺点也很明显,原地热车发动机处于怠速状态,虽然转速较低,但仍然会消耗一定的燃油,其次原地热车会排放更多的尾气,尤其是颗粒物和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不仅污染环境,还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随着汽车科技的进步,现代车辆已经具备了许多智能化功能,使得原地热车方式不再必要。比如电子控制单元,能够根据发动机的实时温度和工作状况自动调整喷油量、点火时机等;现代发动机还采用了多种低温启动技术,例如电加热喷油嘴、预热装置等,能够显著改善冬季启动性能;此外很多汽车说明书上都注释着“不要原地怠速热车,立即起步”、“请勿在停车状态下预热发动机,立即起步”的字样。
冬季汽车正确启动做法是,启动发动机后,原地热车15秒左右,低速缓慢行驶几分钟,这样足以使发动机尽快到达工作温度,并能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
0 4
私家车达到一定使用年限必须强制报废 流言
有些人认为,私家车达到一定使用年限后,必须强制报废。
真相
以上说法系谣言!《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目前仍然有效,但具体规定已有所调整。针对私家车,过去实行的15年强制报废政策已经取消,改为按行驶里程和车辆实际状况来决定是否报废,当车辆行驶里程达到60万公里时引导报废。这一变化更加符合实际情况,也更能体现对车主意愿的尊重。
新规定虽然看起来放宽了标准,但其实背后还有不少细节,稍不注意,没到15年,您的爱车也有可能面临强制报废。
首先,要按时进行年检。虽说新规取消了固定的报废年限,但是,年检没过关,那也是得强制报废的!特别是对于使用超过10年的车,每年都得上年检。而且,如果在检验有效期届满后连续3个机动车检验周期内未取得机动车检验合格标志的机动车,哪怕车况再好,也将被强制报废。
此外,必须保持合格的车况标准。根据新规定,如果车辆在修理和调整后仍不符合安全标准,或者排放不达标,那同样是要强制报废的。这种情况无论你开了多少年、跑了多少公里,只要排放或安全标准不达标,都需要强制报废。
撰文/汤光磊、沈俞龙、宋潇萌、陈珂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