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春启新程,奋进正当时!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十三届六次全会、市两会部署,积极响应首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进大会要求,北京经开区快速实施推进“万企大走访”和“千企跃升”行动。北京经开区融媒体中心特别推出“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进行时”系列报道,聚焦走访现场,见证企业生产热潮,展现政策落地成果,记录为企纾困时刻,全方位呈现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今日发布《约50万份!煎饼机器人“摊”出惊人业绩》。
“当现代科技融合传统小吃手艺,让很多人禁不住跃跃欲试。但对我们创业者来说,煎饼机器人要从一款创新产品走向商业化落地,曾一度面临监管空白的难题。”久秉机器人(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久秉机器人公司”)CEO于钦玮说,“自从去年7月北京经开区为我们颁发了全国首张热食类餐饮机器人食品经营许可证以来,煎饼机器人的商业化落地速度就像坐上火箭一样,半年多时间就已交付了近百台,还有不少订单受产能限制待落地。”
走进久秉机器人公司,一位研发人员正在调试一台煎饼机器人。根据演示,人们只需扫码下单,该机器人就能通过机器臂自动化操作,只见它选用不同工具,将面糊摊开、翻面,放完配料后卷起来,再放进袋子。不到3分钟,一个热气腾腾的煎饼就做完了,咬一口,唇齿留香。于钦玮说:“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却是我们团队8年的努力成果。8年间,我们画了2000多张原创图纸,申请了100余项知识产权,用近万个零部件,才打造出如今这台煎饼机器人,实现了接近熟练人工的制作效率,并且我们还在持续优化它的更多性能。”
△研发人员正在调试一台煎饼机器人。
“研发难,商业化落地更难。”于钦玮感慨道。原来,利用自动化设备进行食品制售的机器人经营类型企业,属于餐饮类型新业态,此前并无该业态的经营许可和管理办法。而2024年正是久秉机器人公司从产品研发转向商业化探索的关键一年,虽然在外地通过与政府监管部门对接实现了临时性试点示范,但如何合法合规推广落地一直没有眉目。后来,北京经开区亦企服务港了解企业需求后,联动各相关部门一起推动制度创新,最终帮久秉机器人公司获得“全国首证”。
如今,煎饼机器人的商业化落地早已没有了监管空白的门槛。于钦玮直言:“这张许可证让我们能在全国范围内合规落地,提升了整个行业的信心!也给了市场吃了一颗定心丸!”以北京经开区为核心,越来越多的煎饼机器人向北京市全域推广落地,覆盖了地铁站、工业园区、科技园区、公园等场景。已交付近百台煎饼机器人,大约售出50万份煎饼。于钦玮透露道:“目前,我们正以北京为商业模型样板间的根据地,将煎饼机器人向全国推广,深圳也开始正式布局。”
△顾客正在购买煎饼机器人做的煎饼。
“随着煎饼机器人的落地运营,我看到很多印象深刻的事情,更加坚定了要继续做好、做深餐饮机器人的决心。”于钦玮分享道。在排队体验的人群中,他见过不少孩子“不吃一张机器人做的煎饼就不走”;他了解到有八九十岁的老人专程赶过来,“他们往往因为看到中国科技水平发展得程度而感到欣慰”;他接触到有大学教授在尝过机器人做的煎饼后,找他探讨技术迭代细节……
△顾客正在看煎饼机器人做煎饼。
接下来,久秉机器人公司将在现煎系列——煎饼机器人的基础上进一步迭代,并迁移开发现蒸、现烤等系列机器人,其中现蒸系列机器人预计将于今年3月发布。于钦玮说:“根据计划,我们今年将煎饼机器人的订单目标定为5千-1万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亟须解决产能问题,当前正在寻找、筹备总装产线。在长远的未来,我的终极梦想是开发一个家庭具身智能厨师机器人,能够做出‘满汉全席’。”
编辑:徐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