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交通每日承载较大客流
偶有纠纷难以避免
一场看似普通的乘车纠纷
却演变成了一起故意伤害案件
面对监控下模糊的肢体动作
电子数据司法鉴定
如何清晰化处理监控画面
还原案件真相
随观澜君一起了解
↓↓↓
案情简介
某日,蔡某在某公共交通车厢与陈某因乘车问题发生争执。随后,蔡某、陈某在某站台下车争吵,双方发生肢体接触,据现场监控初步判断,蔡某将陈某拉拽倒地。经法医鉴定:陈某右股骨近段粉碎性骨折,为轻伤一级。
警方迅速启动了调查程序,调取案发现场的监控录像,并委托北京通达法正司法鉴定中心进行图像处理与图像内容分析鉴定。
鉴定过程
司法鉴定人严格依据《声像资料鉴定通用规范》(SF/T 0119—2021)、《图像处理技术规范》(SF/T 0152-2023)和《录像过程分析技术规范》(SF/T 0124-2021)进行鉴定。
首先,司法鉴定人对检材进行唯一性编号、拍照保存、数据备份及SHA-1哈希值计算等步骤,以确保检材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随后,对检材录像文件进行了逐帧播放检验,未发现时间计数不连续或目标运动行为不连贯的现象。
针对涉案画面,司法鉴定人使用V7500视频图像鉴定工作站进行了超分辨率、锐化、对比度补偿等清晰化处理,生成了更加清晰的视频文件和单帧画面图像:
第一段42秒视频:从1050帧画面中锁定关键71帧,清晰呈现拉拽动作轨迹;
第二段55分钟视频:精准定位12秒涉案时段,通过260张处理图像还原倒地细节。
通过对这些图像进行动态分析和静态分析,成功逐帧清晰反映了涉案事件的发生过程。
鉴定意见
最终出具的鉴定意见显示:通过对检材录像文件进行超分辨率、锐化、对比度补偿等清晰化处理后,视觉效果有所改善;通过对检材录像文件中涉案图像帧内容进行动态分析和静态分析,可以逐帧清晰反映涉案事件的发生过程,为警方办案提供了有力证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