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在展览路街道榆树馆东里小区,困扰2号楼3门和5号楼2门居民多年的用电难题,终于在近期画上了圆满句号。随着智能电表成功更换,这个历经四十余载岁月的老旧社区,正焕发出全新的生机与活力。居民们不仅告别了用电的安全隐患和繁琐的查表缴费流程,更真切感受到了基层治理带来的温暖与关怀,生活的幸福指数直线攀升。
电表不分家 用电问题凸显
榆树馆社区工作人员介绍,榆树馆东里2号楼3门和5号楼2门建成时间久远,楼内电表设施严重老化。由于整门住户共用一个电表,每月缴费时,居民们需轮流人工查表与收费。对于年长的居民来说,这无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不仅如此,老化的电表和电线存在超负荷运行的风险,用电安全问题日益凸显,给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和安全隐患。
榆树馆东里的李大爷就住在5号楼2门,他对此深有感触。每个月的查表收费,对他来说都是一场“艰难的跋涉”。爬楼梯的辛苦自不必说,看着老化的电表和电线,李大爷心里总是隐隐担忧:“这电线都这么旧了,万一哪天超负荷出问题可咋办哟?就盼着能有个好办法解决。”
主动作为 多方协商破解难题
面对这一历史遗留问题,榆树馆社区党委高度重视,向前一步,深入调研,精准把脉。社区工作人员逐户走访,详细了解居民的诉求和实际困难。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发现房屋产权手续的缺失成为了更换电表的最大阻碍。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社区党委秉持着“该不该、能不能、怎么办”的有解思维,积极组织召开协调会,邀请产权单位代表、电力部门负责人及居民代表共同协商。经过多次公开透明的讨论与协商,各方最终就电表更换的基本规划、资金来源框架以及施工安排达成了一致意见,为智能电表的更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全力协调 智能电表“上线”
在电表更换施工期间,榆树馆社区工作人员始终坚守岗位,每日驻守施工现场,密切关注施工进度,及时处理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为了最大程度降低施工对居民正常生活的影响,社区与施工方反复沟通协调,精心制定合理的施工时间安排,充分保障居民的休息权益。
与此同时,社区充分利用公告栏、微信群等渠道,及时向居民通报施工进展情况,广泛收集居民的反馈意见,并以最快的速度进行处理。对于居民提出的施工噪音投诉等问题,社区工作人员第一时间与施工方沟通协调,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确保了施工的平稳有序推进。
随着新智能电表及配套线路的顺利安装,榆树馆东里2号楼3门和5号楼2门的居民用电环境得到了质的飞跃。崭新的智能电表整齐排列在楼道的电表箱内,显示屏上闪烁着清晰的数字,诉说居民幸福生活的新开始。
居民赵女士迫不及待地拿出手机,通过智能系统查询电费余额,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现在用手机就能查电费、交电费,太方便了!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麻烦地轮流查表收费,而且心里也踏实多了,不用担心电表老化出问题。”居民王先生也竖起了大拇指:“社区为我们办了件大实事!新电表用着安心,生活也更方便了。以后再也不用为用电的事儿发愁了。”
为了表达对社区工作的认可,居民们将绣着“尽心竭力办实事,情系百姓解民忧”“社区好干部,群众贴心人”的锦旗送到了社区工作人员手中。这些锦旗不仅是对此次电表更换工作的高度认可,更是社区与居民紧密相连的生动写照。
建立机制 赋能社区治理升级
此次智能电表更换工作的成功,离不开榆树馆社区的积极协调和居民的广泛参与。社区党委主动作为,充分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整合各方资源,打破了信息壁垒与利益藩篱,推动了问题的有效解决。同时,居民作为社区的主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充分参与,积极提出意见并监督施工,有效提升了居民的责任感与配合度,确保了项目成果符合居民的实际需求。
以此次电表更换为契机,榆树馆社区党委与产权单位、电力公司建立了长效沟通协作机制。这一机制的建立,不仅为未来的基础设施改造和社区服务提升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社区治理水平的提升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新形势新任务下,展览路街道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探索创新基层治理的方式方法,努力为居民群众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书写更加精彩的“治理答卷”。
文字:任钗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