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泉镇/供图
近日,温泉水岸家园北里社区积极探索创新,打造“社”“区”融合治理模式,以社区为载体,依托“大家商量着办”机制,结合居民自治力量等一系列有力举措推进社区治理向精细化、现代化发展,让社区成为居民安居乐业的温馨家园。
紧握居民自治“金钥匙”
小区大门不仅是社区的门面,更是居民日常进出的必经之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今,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老旧小区大门的出入口无法科学满足行人和车辆出入需求的问题日益凸显,拥堵、秩序混乱等状况频发,给居民生活带来极大不便。
近日,温泉水岸家园北里社区召开“大家商量着办”居民议事会,会上不少居民纷纷就小区大门修缮的问题提出建议。“咱们社区建成已经十多年了,从最开始的几百户到现在的两千多户,每天小区车辆、来访车辆络绎不绝,小区的大门早已破败不堪,建议社区看看能否重新装修一下大门口。”“可不是嘛,大门看着破旧不堪,亲戚朋友来访,第一印象就不好,严重影响咱们小区的形象。”众人纷纷点头,对小区大门修缮工作表示赞同。
温泉水岸家园社区自2014年建成至今已有十余年。2023年底,为推进社区治理向精细化、现代化发展,温泉水岸家园社区拆分为温泉水岸家园南里、北里两个社区,其中温泉水岸家园北里社区共有16栋居民楼,居住着5000余人,大部分为原东埠头村回迁居民,少部分为原太舟坞村回迁居民。针对小区居民的意见和建议,社区党委高度重视,并联合东埠头股份经济合作社,先后多次召集镇里相关部门、小区物业、居民代表召开议事会,深入调研并综合各方意见,让居民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共同商讨解决方案。
居民自治是城市基层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在大门修建过程中,社区出入位置和行车路线的变动给居民和访客带来很大不便,为充分调动居民积极性,东埠头股份经济合作社协助社区组织热心志愿者,协助到小区大门修缮当中。这些志愿者自愿参与到社区行车引导志愿服务中,在主干道和出入口进行值守,将大部分诉求和矛盾解决在发生的第一面、第一线,为社区工作推进提供了助力。“志愿者作为社区居民,对日常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或者需要改善提升的地方‘门清儿’,在解决问题时能提供方向明确、贴合实际的建议;他们有强烈的责任感,在与其他居民日常沟通时能更快地把住‘脉门’,从居民愿意接受的角度,在做好信息传达的基础上,将矛盾和疑难问题巧妙化解。”温泉水岸家园北里社区党支部书记李晓婷表示。
创新“六包”工作法
在开展基层治理过程中,温泉水岸家园北里社区通过创新“六包”工作机制,涵盖“全包真包、横包纵包、常包突包”等模式,主动提升社区治理效能。“全包”,即社区在工作开展中,坚持全时段提供服务、全过程跟进反馈和全层次解决问题的系统式工作方式。“真包”,即包户社工必须走进居民家,做到“户门儿清、房门儿清、人门儿清”,随时更新居民的动态信息。“横包”,即成立社区“1+X”包片小组,“1”为包户社工,“X”为社区治理力量,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社区民警、物业、党员、居民等,包户社工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协调社区治理力量,将问题最大限度在社区内解决。“纵包”,即社工接到诉求后,积极与相关部门协调对接,直到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让居民遇事有人管、困难有人帮、问题有人解。“常包”,即把包片包户融入日常工作,变阶段性走访为长期性入户、变面上了解为深入服务。“突包”,即社工在开展工作中,面对工作中的“硬骨头”,要借用“巧力”、学会“变通”的解决问题。
“小区大门修缮完,档次一下子就上去了!现在大门的设计很有现代感,和咱们小区的环境特别搭,亲朋好友来做客,都夸小区漂亮。”“之前大门进出不太方便,现在修缮后,通道宽敞了,车辆行人分流也合理。老人小孩进出都更安全,社区这事儿办得漂亮!”看着新修缮的小区大门社区居民纷纷表示。
“小区大门落成后,社区和东埠头股份经济合作社持续凝聚骨干力量,组织地区百余名热心居民成立东埠头经济合作社群众党员志愿服务队,积极投身到社区的治理中来。这一举措将‘大家商量着办’工作机制推向实质化、实际化,把居民的荣誉感和参与感凝聚成‘一把钥匙’,成为破解难点、解决堵点的有效助力。”李晓婷表示。 (记者 成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