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四个视角读懂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
央广网

2025-02-24 09:54

时事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以“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为题,全面论述了农业农村今年的深化改革任务。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备受关注,河南农业大学农业政策和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赵明正接受央广网记者专访时表示,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以“改革”破题、“科技”赋能、“民生”托底,形成“一个延续、两个呼应”的政策框架,其核心目标是通过深化土地制度、粮食安全、城乡融合等关键领域改革,推动农业从传统生产向现代化转型,农民从收入增长向获得感提升跃迁。

专家认为,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这一系统性布局既延续了“千万工程”的经验路径,又通过量化目标、创新机制和市场化手段,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助力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山东日照蓝莓迎采摘季

关键词1:农业转型

——改革深度与系统性上显著升级

“延续”是赵明正解读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时最先提到的词,他分析,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以“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为核心主题,延续了近年来“三农”政策的核心框架,但在改革深度与系统性上显著升级。

他认为,体现在3个方面,第一是粮食安全体系的迭代升级,《意见》提出“加力落实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任务”,“确保粮食稳产丰产”。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没有明确具体的粮食产量目标,但是提出了具体的增产路径,目标是“促进大面积增产”。

第二是土地制度改革的深化突破,其中承包地延包试点扩围,赵明正称,在2024年试点基础上,推动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扩大整省范围,强化农民长期土地权益保障。另外,宅基地改革提速,其中明确“房地一体宅基地确权登记颁证”,探索“出租、入股、合作”等盘活利用方式,但严控城市居民下乡购地,守住土地公有制底线。

第三是农业科技驱动的现代化转型,首次提出“农业新质生产力”概念,聚焦生物育种、智慧农业、低空经济等前沿领域。例如,《意见》要求发挥“南繁硅谷”等科研平台作用,加快攻克一批突破性品种;推动农机装备高质量发展,加快国产先进适用农机装备等研发应用。

山西运城:“小秧苗”育出富民大产业

关键词2:精准呼应

——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三农”部署

2024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赵明正告诉央广网记者,2025年一号文件通过多个举措精准呼应。

例如,在粮食安全与产能提升方面,《意见》将粮食安全列为国家安全首位,提出“主攻单产和品质提升”,通过“扩大粮食单产提升工程实施规模,加大高产高效模式集成推广力度,推进水肥一体化”推进大面积增产,并“制定基本农作物目录,建立耕地种植用途监测体系”,强化耕地保护可操作性。

在城乡融合与县域经济方面,《意见》明确“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为城乡融合主战场,还将从多个方面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例如,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健全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赵明正说道。

江西德兴:抵制天价彩礼宣讲进乡村倡导文明婚俗观念

关键词3:回应民生痛点

——针对“天价彩礼”等问题部署组合拳

记者关注到,《意见》针对近年来农村社会治理问题提出专项治理措施,例如,针对“天价彩礼”“人情攀比”等问题,部署“加强对农村适婚群体的公益性婚恋服务和关心关爱”“加大对婚托婚骗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宗祠规范管理”等组合拳,并提出“对村巡察”机制,整治乡村振兴领域腐败问题。

赵明正建议,例如某地通过建立“红白理事会”和“积分制管理”,婚嫁成本或将下降30%以上。

生态保护与资源利用同样是《意见》关注的重点,赵明正也注意到,《意见》强化耕地“非粮化”整改,分类推进撂荒地复垦,同时推进“公益性生态设施安葬”,整治散埋乱葬导致的土地浪费。

在农民增收与社会保障方面,《意见》提出“引导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与农户等紧密联合与合作,通过保底分红、入股参股、服务带动等方式,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政策同带动农户增收挂钩机制,将联农带农作为政策倾斜的重要依据。”同时,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推动转移支付、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等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

赵明正称,围绕解决农业农村发展遇到的难点堵点、农民群众的期待期盼,《意见》可感可及,以此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展。

浙江金华:“00后”新农人“飞”出田管新模式

关键词4:科技赋能

——解决农业生产面临的突出难题降低人工成本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提“农业新质生产力”,《意见》提出,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金文成在解读文件时表示,“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内涵是比较丰富的,包括现在的生物育种技术、无人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数字技术等,这些应用能够有效改变农业生产发展的状况,对我们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他认为,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应把着力点放在解决农业生产面临的突出难题上。

上述《意见》强调,支持发展智慧农业,拓展人工智能、数据、低空等技术应用场景,赵明正表示,未来智慧农业应用场景将覆盖主要粮食产区,同时推动北斗导航、物联网等技术在农机作业中的应用,这可以降低人工成本20%以上。


编辑:奚小荻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