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山,过向往的“山居”生活
2025-02-25 17:27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居于城市 奔赴山海

似乎我们已经走惯了网红小店扎堆的胡同,看惯了午夜霓虹照亮的街道,逛惯了繁华潮流的商场,当我们不经意闯入那些容易被忽略的生活社区,却才发现城市的另一面也在散发微光。

初到老山,就是这样的感觉。感官上的时间仿佛被自动放慢了,脚步不再匆忙,每一声鸟鸣、每一缕微风,都是放慢倍速的“播放”。原来,这里的“山居”生活,如此令人向往。

老山不老

容易被名字误解的城市静地

老山老山,“老”在哪儿?

老山首先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山,古时叫 “鳌山”,因山形似“巨龟静卧”得名。历经漫长地质变迁,它虽海拔仅百米且未长高,却留存了许多传说,承载着岁月记忆。

“老山汉墓”的挖掘,让这里声名远扬。这座千年古墓见证了汉代的辉煌,为研究汉代“黄肠题凑”类型的墓葬结构提供了新的资料。出土的漆器、丝织品等大量珍贵文物,慢慢地揭开西汉时期北京历史文化的神秘面纱。

自然与城市,历史与现代,从老山开始交汇。“老山不老”,在老山街道,邻里和睦,烟火十足,像温暖的大家庭,传承着独特的文化与生活方式。

老山街道地处石景山区东部,与海淀区紧密相连,辖区面积6.1平方公里,下辖12个社区。这里也有很多首钢职工家属楼,过去的几年,街道也一直致力于打造宜居宜业的环境。

向山而居

平凡而惬意的日常生活

老山的街巷,绝对称得上是慢生活的代名词。沿着依山蜿蜒、整洁的马路前行,岁月的痕迹与惬意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

老居民,一定记得老山游泳池,那是孩子们夏日嬉戏的欢乐天地;还有承载无数人回忆的老山澡堂、老山一小、老山二小,开了多年的老店可能不复存在,但有很多印迹可循,它们默默见证着这里的岁月变迁 。

如今的老山愈发宜居,配套设施更为完善。有便民食堂,菜场、超市里新鲜蔬果琳琅满目,商品种类丰富,社区内有大小餐馆,生活所需,举步可达,尽是人间烟火与便利日常。

锦绣之丘全龄友好公园里,孩子们在儿童游乐区欢笑玩耍,年轻人在健身区挥洒汗水,老人们惬意聊天。小区内也有给孩子们准备的游乐设施。

老山东里健身园里,乒乓球场、篮球场上有老有少,健身器和棋牌桌椅数量充足,绝对的老龄友好,塑胶跑道上有人慢跑锻炼……

走进老山街道文化活动中心,文明之风扑面而来,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居民群众在家门口触手可及。

老山居民有着自己独特的生活节奏和松弛感,他们用质朴的方式诠释生活真谛,让这片土地满是温暖与魅力。

四季老山

自然与城市的黄金分割点

老山城市休闲公园的存在,实现了出门即能爬山的便捷。不管四季何时,人们都会来这里散步、慢跑、骑行……说这里是石景山人自己的后花园,再适合不过。一半山水一半城,它将自然与城市流畅衔接。

春天一到,漫山遍野鲜花盛开,百花争艳,惊蛰过后,天气转暖,山桃、丁香、连翘等相继开放。黄色的连翘与粉色的桃花相映成趣,点缀着环形路。伴随着盛夏的到来,这里更是绿叶葱葱,充满生机;秋天的遍地落叶,浪漫温婉;冬天虽然绿色渐少,人们依旧会从各处来此,因为在这里,能实现真正的“有氧”生活。

如今,公园里多了一处感受“山野人生”的好去处,从培育花苗的旧花房到新消费空间,山也Park让人们实现了“在城市中寻找仪式感,保持对生活的热爱,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宁静与欢乐”。

除了自然生活,这里的精神生活也少不了。在郎园Park读小说、品咖啡、看电影、做手工、听音乐会、参加诗歌生活节......这里可以成为你专属定制的开放型城市生活新主场

老山的代名词里,还有重要的“奥运文化”。这里有国家体育总局自行车击剑运动管理中心和启迪冰雪运动中心,共同唱响“双奥”体育文化;老山羽毛球馆里,羽球飞扬、挥汗如雨是这里的日常。

奔赴山海

山居生活之乐

领略了老山的四季之美和丰富文化,相信你已经迫不及待想要亲自来体验一番。那么,如果你只有一天时间,该如何开启这场老山的 “山居” 之旅呢?

闲庭漫步

吃完早点,不妨开启“饭后遛弯”模式,沿着步道走走停停,开启活力满满的一天。在健身器上一边运动一边跟大爷大妈聊天,没准TA就是老首钢的劳模标兵。

吃顿便饭

面条、羊汤或者热气腾腾的锅子……社区里的馆子虽然看着不起眼,往往含金量更高,它们都是居民的日常涉猎。

公园打卡

老山城市休闲公园打卡,很快这里将花海遍野,再去山也 park点一杯香浓咖啡,享受悠闲的午后时光。

看书充电

前往郎园 park,坐在玻璃房里,挑一本好书,阅读是最能充实自我的方式,园区里还有不少店铺可以逛逛。

肆意挥汗

下班或者周末,将是运动的最佳时间。你可以选择公路骑行,也可以进行户外篮球,又或是室内羽毛球,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放松,何乐而不为?

有人一直生活在此,有人因为学业、工作搬离此地,也有人迁至此地成为新居民,你对老山的热爱和回忆都有哪些?我们更期待每一次与老山重逢,续写更多关于生活与美好的故事。

来源:石景山文旅 老山街道宣传联络站


作者:

北京石景山官方发布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