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26 08:18
▶ 北京:年内完成30项市级疏堵工程
昨天,《2025年北京市交通综合治理行动计划》正式发布,详细列出32项主要工作任务。根据行动计划,北京市多条轨道交通加快建设,今年计划开通17号线剩余段、6号线南延2条(段)线路,50个重点地铁站优化公交接驳线路,10座地铁站计划增加17部电扶梯。同时,年内计划完成30项市级疏堵工程,开展非机动车行驶和停放专项治理行动。详情>>
▶ 北京:69宗商品住宅用地集中推介
北京市商品房供地将有序上新。昨天,北京市规划自然资源委举行2025年北京商品住宅用地推介会。今年共推介69宗、427公顷用地,朝阳区太阳宫、海淀区半壁店、丰台区太平桥、石景山区苹果园等多宗热点地块都在其中。详情>>
▶ 北京核心区累计疏解床位3000余张
目前,京津冀区域医联体数达115个,医养结合联盟覆盖542家单位。昨天,北京市卫健委介绍,京津冀医疗协同发展持续走深走实。北京市已累计疏解首都功能核心区、中心城区(首都功能核心区除外)床位3000余张,助力河北省建设了7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详情>>
▶ 北京亦庄就业应届生可获房租补贴
昨天,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面向青年人推出《应届大学生住宿保障实施细则(试行)》,打造“求职7日免费住宿——实习3月免费短租——就业3年优惠长租”阶梯式安居体系。这在北京市范围内尚属首次。详情>>
▶ 北京:中关村孕育新一轮创新“核爆点”
每平方公里创造886亿元产值,是中关村示范区的6倍——在北京,有一批含金量十足的中关村特色园区。它们瞄准世界科技前沿,率先布局未来产业,一项项科技成果加速落地转化,一个个未来产业“核爆点”在此形成。详情>>
▶ 北京城市副中心:路灯杆可增模块供新能源车充电
北京城市副中心城市家具设置有了统一导则。北京市通州区城市管理委近日公布《北京城市副中心城市家具设置导则》,提出北京城市副中心6大类27小类城市家具设置应“减总量、加品质、除低效、乘效益”。导则为城市家具附加创新功能提供新思路。例如,路侧停车位附近的路灯杆可增加直流蓄电充电模块,与路灯集成打造,分散式布局,方便新能源汽车随时补能。详情>>
▶ “北京研发 津冀制造”模式加速形成
京津冀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从2013年的3.22%,上升到2023年的4.27%;三地科技主管部门先后签订3期基础研究合作协议,投入经费8700万元;北京输出津冀的技术合同成交额由2013年的70余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840余亿元,年均增长率25%……最近,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发布一组数字,生动体现近年来京津冀三地握指成拳、协同创新的局面。详情>>
▶ 天津口岸迎今年首艘访问港邮轮
昨天,德国知名邮轮公司赫伯罗特旗下超五星级邮轮“欧罗巴2号”靠泊天津国际邮轮母港,来自德国、瑞士、奥地利、澳大利亚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400余名国际旅客登陆天津口岸,正式开启两天一夜的京津之旅。详情>>
▶ 京津冀医疗协同 看病日趋“同城化”
近年来,京津冀医联体不断扩容,检查结果互认持续扩大,异地医保结算日益便捷,三地间就诊看病日趋“同城化”。详情>>
▶河北秦皇岛文体旅融合打造全国滨海旅游目的地
渤海潮起,燕山巍峨。近年来,河北秦皇岛市积极融入和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持续做热文化、做活赛事、做火旅游,推动文体旅融合发展。详情>>
▶ 一“床”难求,北京老人河北小村庄里“跨城”养老
河北保定涞水县北郭下村村子不大,只有600多户村民。但从2023年4月村里利用闲置农房改建而成的养老院开业后,来这里养老长住的北京老人就有120多名。如今,到这里咨询、体验养老生活的北京老人越来越多,养老院可谓一“床”难求。这些习惯了在大城市生活的北京老人,为什么会如此青睐这个村子?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