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26 15:18
本报评论员
11年前的今天,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并发表重要讲话,把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
11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京津冀协同发展念兹在兹。2019年1月18日,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总书记形象阐述北京、天津、河北三地的关系:“京津冀如同一朵花上的花瓣,瓣瓣不同,却瓣瓣同心。”
11年春风化雨,11年次第花开。
11年里,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京津冀三地人民勠力同心,携手共绘新画卷。产业转型、生态保护、交通建设、文旅服务齐头并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铸造新成就,迈上新台阶。
城市布局更合理了,减量为提质换来更大空间。11年来,北京牢牢牵住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坚定推动北京“新两翼”建设。近3000家一般制造和污染企业退出,近1000个区域性专业市场和物流中心疏解提升,有效缓解了北京人口与资源间的矛盾;城市副中心、雄安新区,两座“千年之城”在新时代相遇,不断碰撞规划的火花,交流成长的故事。疏解功能谋发展,着力破题“大城市病”,不仅给首都核心功能腾出资源,也为北京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增添助力。
发展是减量的底色。疏解非首都功能是立足京津冀一体化战略全局的系统筹谋,而非简单地迁移低端产业。11年里,北京产业现代化转型成效显著,新建国家级绿色工厂112家。与此同时,北京向津冀两地输出的技术合同成交额,从2013年的71.2亿元跃升至2024年的843.7亿元,有力带动津冀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领域发展。三地产业协同,既是战略谋篇的智慧布局,也是创新突围的集体征程。京津冀产业功能互补、错位发展、相辅相成,既受益于协同发展的“造血功能”,又不断为这一战略向纵深推进生产动能。
东风浩荡裁锦绣,三地同春万象新。京津冀的历史性变化,直接连着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一张张市民随手拍下的风景图,一辆辆缩短时空距离的城际列车,无不是三地民心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的注脚。
天更蓝了,水更清了。京津冀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下,空气质量明显改善。2024年PM2.5年均浓度表上,北京连续四年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天津同比下降7.3%,河北同比下降2.1%; 潮河、白河、沙河、黎河等跨界断面水质达到Ⅱ类及以上,津冀近岸海域水质达到近年来最好水平……碧水环绕,山河织锦,数不尽的如画美景,是京津冀生态画卷的神来之笔,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树立了典范。
交通更顺畅了,旅行更自在了。“轨道上的京津冀”加速形成,京蔚高速等新通道越来越多,主要城市1至1.5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格局优化不断升级。交通动脉的贯通,促进了文旅血脉的交融。在河北沧州,许多出游家庭乘坐高铁52分钟即到达北京,实现“一日看尽京城花”。再加上一卡通在手,旅游说走就走;乐游一码通,搞定吃住行购游;大运河文化带的建设,亮丽了岸边的烟火人家;跨年倒计时、博物馆里过大年等文化盛宴,丰富了三地居民的精神生活……京津冀“串门”式文旅,成为新兴旅游模式的典型代表,给“诗和远方”带来新的诠释。
11年峥嵘岁月,初心始终不改。11年里,三地以疏解非首都功能为核心,以交通一体化为骨骼,以民生共建为纽带,以文旅融合为亮点,在京畿大地徐徐铺开协同发展的蓝图。区域协调发展的“京津冀样板”,举世瞩目。
协同发展不仅是区位优势的整合,更是制度创新、要素流动、生态共治、民生共享的全面突破。11年里,从“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到“两翼齐飞”的实践探索,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到精耕细作的“工笔画”,从“谋思路、打基础、寻突破”到“滚石上山、爬坡过坎、攻坚克难”,再到“坚定信心,保持定力”,京津冀发展理念的跃升令人振奋,加速同城化和深度融合的智慧与魄力鼓舞人心。
在协同中树立典范,在示范中促进协同。勇担先行示范重任,京津冀三地携手并进,擦亮了世界观察中国式现代化的窗口。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以断舍离的“减法”换取高质量发展的“加法”,以步调一致的合力共画一个同心圆。在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中,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贡献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方案。
中华大地幅员辽阔,区域协调发展无疑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放眼全国,京津冀与长三角、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黄河流域……每一片花瓣舒展的姿态里,都跃动着血脉相连的生长密码。京津冀协同发展,经得起时间检验,是符合新时代高质量发展需要的高瞻远瞩的重大决策。
没有等出来的硕果,只有干出来的辉煌。新征程上,对标“努力使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的要求,三地协同发展仍需长期的战略定力,需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毅力,需要只争朝夕、奋斗不止的拼搏姿态。
新起点,新希望。纵深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北京将加快建设现代化首都都市圈,接续实施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全力支持雄安新区规划建设,深入落实城市副中心控规和高质量发展意见。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试验田”,三地将持续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强化新质生产力培育,加强交通、生态、公共服务等领域共建共享,让百姓感受到更多“协同红利”。
生生不息,同舟奋楫奔赴辽阔盛景;瓣瓣同心,协同之花尽显茂盛生命力。又是一个希望的春天,几多耕耘,几多收获。随着协同发展向纵深推进,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的京津冀大地上,必将开出更多相得益彰的发展之花。
视觉中国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