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大闹乒乓球亚洲杯?粉丝群散了,“饭圈”为何还在球台上
北京晚报 | 记者 林明

2025-02-27 15:55 语音播报

锐评
进入
京报锐评
看更多
+ 订阅

又见乒乓“饭圈”滋扰赛场!在近日举办的第34届国际乒联-亚乒联盟亚洲杯比赛现场,出现了侮辱、诋毁中国国家队运动员的言行。2月26日,国家体育总局乒羽中心发表声明强烈谴责,同时表示将会同相关部门严厉打击现场辱骂运动员的极端粉丝、借机煽动网民情绪的自媒体博主,以及对运动员、教练员及管理人员进行辱骂、诋毁、诽谤等恶意行为。

近些年,体育“饭圈”化愈演愈烈。粉丝堵机场、堵酒店,严重干扰运动员正常休息和备战;过度追捧某个运动员,其他运动员赢了,往往被指“抢风头”,甚至遭到网暴;有的粉丝团体,“掐架”骂战、对运动员和其他团体大搞人身攻击、诋毁诽谤,搞得赛场内外乌烟瘴气。乒乓球更是“饭圈”文化的重灾区,赛场成了追星场、攻击场,极端粉丝既无视比赛应有的尊重与公平,也不尊重参赛选手的权利和人格,甚至不顾中国体育事业和国家形象。在巴黎奥运会乒乓球女单决赛过程中,不断有粉丝喧哗干扰比赛;在此次亚洲杯决赛颁奖现场,公然侮辱、诋毁中国国家队运动员。粉丝的极端行为,既令人愤怒,也令人痛心。只能自己的偶像赢,这是什么逻辑?对手赢了就要辱骂,还有没有比赛公平可言?

让公众无法理解的还在于,体育“饭圈”不得人心,治理乒乓“饭圈”乱象措施频频,为何依旧有这么多极端粉丝大闹亚洲杯?今年1月14日,体育总局系统专门召开“饭圈”乱象治理工作专题会议,一致决定解散官方粉丝群,并将范围扩大至全体人员、全部社交媒体平台。据悉,拥有官方粉丝群的人员已陆续解散各自群组,用实际行动抵制畸形“饭圈文化”。此前,中国乒协也多次发文整治“饭圈文化”,王楚钦等乒乓明星已经带头解散官方粉丝群。整治“饭圈”乱象,不可谓决心不够强、力度不够大、方法不够多,但从现实来看,“官方”粉丝群解散了,但“民间”的粉丝群依旧活跃,或更改话题,或改头换面,乒乓赛场依旧无法消停。

粉丝群“解”不断理还乱,何以至此?有粉丝个体我行我素、行事极端的因素,更重要的,是背后暗藏一条造话题、搞冲突、挑对立的利益链条。一些自媒体、经纪公司、MCN机构等充当“操盘手”,频频搞“小动作”,无异于“饭圈”乱象频出的“培养皿”。乒羽中心声明将严厉打击的“借机煽动网民情绪的自媒体博主”,到底是哪些人?不斩断乒乓“饭圈”背后的链条,不制止别有用心的大V刻意煽风点火,难保极端粉丝不出现在下一个赛场。

不能再让“饭圈”侵扰乒乓球赛场了。体育、网信和平台部门,应当持续畅通执法联动,线上线下协同治理,对各类越界言行毫不手软。明星运动员也应当以身作则,尤其是粉丝偏爱的偶像,更要承担社会责任,以实际行动引导培育粉丝团体文明观比赛、理智看待输赢;此外,更要加速切断“流量狂欢”和利益冲动的链条,让病态“饭圈”失去幕后“养分”。

“请大家多多聚焦赛场,关注我们在赛场上的表现。”运动员的公开表态,是对粉丝的劝告。乒乓球的国球地位,是在一个个运动员的打拼、一场场比赛的厮杀、一次次友好协作中,成长汇聚起来的。保护好国球,就不能放任“饭圈”乱象野蛮生长,就要持续化、常态化地给“饭圈”乱象“消毒打针”。

快评

编辑:李松林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