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第十一个年头。站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新十年的历史时间节点,2月27日,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天津市教育委员会、河北省教育厅指导,北京广播电视台、天津海河传媒中心、河北广播电视台主办,北京广播电视台城市广播中心承办的“2025年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论坛”在京举办。本次论坛以“瓣瓣同心京津冀 教育协同新十年”为主题,回顾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的十年历程,展望未来教育协同的新方向与新目标,推动三地教育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高质量发展。
北京广播电视台党组成员、副总编辑李秀磊致辞时表示,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北京广播电视台始终以服务首都和国家战略为己任,通过融媒体传播,全面展现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意义和丰硕成果,为区域协同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未来,北京广播电视台将继续携手三地媒体及教育界同仁,共同推动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迈上新台阶。
在主旨发言环节,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秘书长、教育部原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以“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建成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和政策导向”为主题进行了主旨发言。他表示,中国现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当前,建设教育强国已具备良好基础,未来需要正确处理好各方面的重大关系,构建全面教育体系,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目标攻坚克难,推动教育强国事业不断前进。
主题发言
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研究中心秘书处执行负责人、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李璐以“十年磨一剑——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演进、成效与展望”为题,系统回顾了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的十年历程,总结了政策演进、实践进展与特色模式,并对未来协同发展提出了战略思考。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田宏忠围绕“改革先行 聚合创新 协同发展”主题,介绍了京津冀职教改革示范园区的建设背景、思路与成效,强调园区将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
主题发言
京津冀职教改革示范园区管委会委员、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田宏忠围绕京津冀职教改革示范园区建设的背景、思路、举措和成效作了主题发言,作为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未来园区将着力打造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标杆工程、教育强国建设精品工程、现代职教改革示范工程。
主题发言
北京四中雄安校区第二实验学校书记、校长李慧分享了北京四中在雄安新区的教育实践,展现了“协同尚义、大效于世”的教育精神,以及通过集团化办学输出优质教育资源、助力雄安教育品质提升的成果。雄安史家胡同小学上坡校区校长辛静则从跨域师资培育与教育生态重构角度,阐述了京雄学校合作办学对提升雄安教师队伍素质与学生素养的积极作用。
主题发言
雄安史家胡同小学上坡校区校长辛静在发言中表示,通过参加领航名校长工作室组织的各种校长培训、特色课程观摩、课程研讨、课程建设等研修课程,以及京雄学校合作办学的开展,多方面锻炼了干部教师队伍,多角度提升了学生素养,真正使雄安当地百姓享受到了北京史家优质教育资源向雄安辐射、汇聚的优势,“办出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这一办学目标已经逐步达成。
主题发言
北京市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团队核心成员、北京邮电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思聚焦人工智能教育及应用的探索与实践,分享了该校在人工智能教育领域的创新成果,包括多层次教学体系建设与技术赋能教育的落地应用,为教育现代化提供了科技支撑。
圆桌论坛
在圆桌论坛环节,多位教育界专家围绕“人工智能在教育场景中应用实践探索”展开深入讨论,分享了各自在教育数字化转型中的经验与思考,为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深度应用提供了有益借鉴。
近年来,北京广播电视台在开办副中心之声、京津冀之声广播频率基础上组建城市广播中心,进一步强化“服务首都和国家战略的重要宣传平台”的功能定位。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也为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搭建了高端交流平台,凝聚了各方智慧与力量,为推动京津冀教育在新时代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