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小时跨省 通勤圈扩容
北京晚报 | 记者 胡子傲 通讯员 鲁静 张雍

2025-02-28 14:22 语音播报

封面

周一清早,一大批通勤族背着背包、迎着晨曦,从天津、河北各地坐上通勤列车进京,抵达北京站、北京西站、北京南站等车站,然后奔赴各自的工作岗位。

增加开行对数,优化通勤停站,延长开行时间区段……中国铁路北京局利用京唐城际、京广高铁、京九铁路等线路开行常态化通勤列车,不断按需调整车次、线路。目前环京通勤列车已开行265.5对,覆盖了10条高铁与10条普速线路,每日利用通勤列车进出京的旅客超22万人次。

不用挤公交,也无需再找长途拼车,通勤列车让很多人的双城生活减了几分辛苦,添了几分舒适。

数读

■环京通勤列车

已开行265.5对,涉10条高铁与10条普速线路,每日进出京旅客超22万人次,覆盖县级以上行政区共23个

■京津冀区域铁路

营运性铁路总里程达1.1万公里,去年全年客运量2.22亿人次,通勤高峰日日均发送旅客65万人次,比平时增长近10%

■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

未来15分钟直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5分钟直达大兴机场和河北唐山、1小时到达雄安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

增开新车次

燕郊—北京

30分钟高铁跨城仅需11元

2月24日早5点30分,天还没亮,燕郊站内已然灯火通明。前来赶乘首班通勤高铁的乘客陆续到达二层候车厅。候车乘客或低头刷着手机,或与同伴闲聊,等待检票通道开启。

6点13分,D6676次列车准时载着近350名乘客一路西驰,仅用30分钟就抵达北京站。

今年1月5日全国铁路调图后,这趟燕郊开往北京的列车“焕新”上线运营,为通勤族提供了更多的车次选择,至今已运送近1.1万人次进京。

“这回终于不用再去挤815路了!”从事教育行业的苏沫芊周末住在燕郊,工作日赴北京菜市口上班。D6676次列车开通后,她从朋友口中得知这一消息后,近两个月来,进京通勤全靠这趟车。之前,她每周一都要从意华小区站乘坐815路公交车,“我们那站上车,经常得排队,而且大部分时间没座位,到了单位身心俱疲,像打了一场仗一样。动车上有宽敞且可调节的座椅,通勤再也不会站到脚酸。”

苏沫芊舒服地窝在动车座位上,开心地告诉记者,这趟车仿佛为她“量身定制”,“到北京站后,换乘地铁2号线十分方便,还有空吃个早餐,一般7点50就能到单位打卡,时间正好。”早班通勤列车稳定的开行时间,让她每天准点到达,不用担心迟到。

刚一上车,乘客周先生就戴上了耳机,在手机上快速打字处理工作。每天,他都要从燕郊去海淀区上班,晚上再返回燕郊。此前,普速火车、自驾、公交、网约车等交通方式,他全都尝试过。相比之下,周先生更青睐坐高铁通勤。“铁路不受堵车影响,还可以在列车上处理工作上的事儿。”周先生也对比过各种交通方式所需费用,相比于普速火车,高铁动车的乘车环境更优越,但票价却只高出2元,性价比很高。当前,D6676次列车实行折扣票价,二等座票价仅为11元,价格亲民。

老线设新站

武清—亦庄

坐城际上班少花一小时

京津城际列车是环京通勤列车中开行数量最多的线路。运营17年来,该线路实行公交化运行模式,最短发车间隔仅3分钟。

如今,这一老线路焕发新活力。京津城际亦庄站去年10月开通运营以来,迅速成为“天津生活、亦庄工作”通勤族的新宠。每天上午10点前,京津城际都有6趟车在亦庄站停靠。从天津站到亦庄站,最快24分钟即可到达。

自去年12月10日京津城际列车运行图调整至今,天津各站超11万人次通过京津城际前往亦庄站,超9万人次通过京津城际从亦庄站抵达天津各站。

“亦庄站让我的通勤时间缩短了1个多小时,早上可以多睡一会儿。”李倩家住天津武清,在亦庄某互联网科技公司工作。回忆起之前的通勤路,她百感交集。“那时上班要先到北京南站,再换乘两次地铁到亦庄,通勤超过一个小时。”京津城际新增亦庄站停车后,她的通勤之路大幅提升。“从武清到亦庄,坐城际列车仅需16分钟,出站后打车去公司,全程才半个小时。”

李倩告诉记者,她的微信加入了很多往返亦庄、天津的群组。原先群里总是发拼车、顺风车订单。京津城际亦庄站开通后,需要拼车的人越来越少,更多人选择了通勤列车。

常年往返亦庄、武清的王先生也有同样的感受。“以前开车从亦庄到武清,需要大约一个小时,油费加过路费单程就要近百元,而且过检查站还常堵车,现在乘坐高铁既省时又省钱。”

城际列车,缩短了京津的时空距离。王修成是北京一家环保设备公司负责人,今年除夕傍晚,送走最后一位客户后,他从北京西南四环出发,乘坐地铁再换乘高铁,回到天津河东区家时,丝毫未耽误观看春晚。天津生活、北京创业,京津城际见证了他的奋斗足迹和事业收获。

服务更周全

乘务员贴心唤醒 公交车无缝衔接

D6676次列车开行后,明亮的车厢里,有的乘客吃起了自带的早餐,有的乘客拉开小桌板、打开电脑提前“上工”。此时,刘女士掏出小镜子,不紧不慢地化妆。为了早上多睡一会儿,她把洗漱、化妆的步骤挪到了列车上,有热水可以洗脸,小桌板成了梳妆台。“坐高铁太方便了!可以上车洗漱,节省了宝贵的时间,一睁眼抓起包就直奔高铁站。”

还有乘客戴上耳机、眼罩车上补觉。没人大声喧哗,车厢里只听见列车行驶时的规律运行声,大家交流时也刻意压低了声音,生怕吵到休息的乘客。

列车长赵美霞有项特殊任务:每次到站,她都要从车头走到车尾,逐个车厢唤醒那些沉睡的乘客。其实,在到站前两三分钟和到站时,列车广播都会进行提示。“可是,每天都会有乘客睡过头,或因戴耳机、耳塞听不见播报,我们得及时叫醒乘客下车,别误了行程。”

“一会儿下车以后,2号车厢、7号车厢离换乘通道比较近。”对于赶时间的通勤乘客,赵美霞和其他工作人员还会耐心地指明最快出站路线,并提前与车站协调打开扶梯,方便旅客迅速出站,同时也缓解了客流高峰期的拥堵。

京津城际列车上,乘务员同样会及时调节早班车广播音量,尽可能减少对旅客的打扰,并准备了耳塞、眼罩等物品。早班通勤列车上,为了让乘客有更好的休息环境,乘务员们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原则:“有需求,有服务;无需求,不打扰。”

送站、接驳服务也随着列车的变化不断更新。早5点45分至5点55分之间,城铁接驳1路、2路、3路共计6班早班公交车陆续到达燕郊站,这些线路与D6676次列车同步开通,将通勤族送到燕郊站。

通勤圈扩大

环京列车覆盖23地 京津冀年客运超2亿人次

高铁飞速发展的时代,“轨道上的京津冀”主骨架基本形成,京津冀“一小时交通圈”已初具规模。如今,物理空间上的通勤距离不再是出行的参考指标,通勤所耗费的时间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通勤出行的频率,也逐步由月到周,再到天。

目前,环京通勤列车覆盖县级以上行政区共23个,包括天津市,河北省保定、廊坊、秦皇岛等11个地级市,覆盖了河北省全部地级市。环京通勤列车还通达定州和辛集2个省直管市,以及涿州、高碑店、平泉、蓟州、固安、下花园、曹妃甸、滨海、燕郊9个环京主要县级市及部分区镇,满足了不同层次的通勤需求。

铁路部门“用足高铁、用活普速”,不断优化环京通勤列车的车次、停站。今年1月5日铁路运行图调整后,还增加了京津冀通勤停站5列,其中固安1列、保定1列、廊坊3列。

截至去年底,京津冀区域营运性铁路总里程达1.1万公里,全年总体客运量2.22亿人次,通勤高峰日日均发送旅客65万人次,比平时增长近10%。对于大部分通勤列车而言,每周一早、每周五晚都是客流高峰期。

今年年内,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将建成,未来可实现15分钟直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5分钟直达大兴机场和河北唐山、1小时到达雄安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环京通勤列车也将迎来更多的新面孔。

中国铁路北京局客运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快速度、大运量的通勤列车,正在改变很多人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未来,中国铁路北京局将继续优化通勤线路,给通勤旅客带来更好的乘坐体验。”

本报记者 安旭东 摄


编辑:谢永利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