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28 22:16
闲置的社区底商变身艺术启蒙空间、杂草丛生的道路改造为“美育路径”……在朝阳区望京街道,来自中央美术学院的师生变身“社区美育师”,既参与公共空间微更新,又开展美育活动,让艺术在社区里触手可及。
废弃小路艺术来点缀
“美育的基础,立在学校,而美育的推行,归宿于都市的美化。”漫步在央美西街,只见地面上雕刻着多条以美育为主题的名言名句,文化连廊里展示着居民的书画作品……艺术与生活在这里相遇,形成了独特的街道景观。
央美西街全长约462米,是夹嵌于中央美术学院和金隅南湖公园中间的狭长地带,封闭多年、杂草丛生。
作为望京街道的责任规划师,央美教授李琳一直秉承着这样的理念:“城市里的公共空间也要有美育功能。”于是,从2021年开始,团队就开始谋划设计这条路,方案做了好几轮。“地面铺装我们用的是混凝土材料。如果只是混凝土通铺,看上去就普普通通,所以我们在地上设计了一些几何折线,还嵌入美育的句子来点缀,让人在这里随意走走也不觉得枯燥。”李琳回忆,施工时她和助手几乎全程盯在现场,地面上每一条混凝土的特殊“线条”都由他们放线操作。
小街上还立着一处特殊的站牌,以“美·遇”为站名,标出文化长廊、活力滑板场等站点,显得别有意趣。附近的居民说,如今大伙儿都很喜欢这片空间,一天到晚都有人在这里散步。在一些社交平台上,这里还被评为遛娃的好地方。
美育空间开到家门口
在南湖西园,由社区底商改造的“育梦朝阳——儿童成长友好空间”已经举办了约百场活动。
这处空间也承载着央美师生的美育梦想。李琳说:“想要满足儿童多元发展,美育是重要的一环,之前周边社区缺乏这样的空间,所以我们在改造社区时,特别关注到孩子们的需求。”不过,当初居民听说这处底商要改造,曾经有过不少担忧。“一方面是担心有噪音,影响日常生活,另一方面,也不知道改造后到底美不美观、好不好用。”
如今,居民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改造后,空间引入了专业的运营机构,环境布置得很美——明亮的窗户、小巧的桌椅、彩色通道指示带、适应孩子身高的书柜和书架,书架旁还放置着精心设计的各种可爱经典造型……工作人员说,这里已经成了许多家长带孩子周末来读书学习的好去处。
“每次微信群里一发布活动,大家参与的热情特别高。”运营方介绍,目前开设的课程覆盖到周边社区400多个家庭。
策划夜校开设美术课
如今,越来越多央美师生加入“社区美育师”的行列,以艺术才情服务社区建设。
在香宜社区,书法学院的师生参与了社区邻里节和游园会,学生们“摆摊儿”用鲜艳的颜料在小朋友们的脸上勾勒出传统花卉、月兔等图案,让传统文化以生动有趣的方式走入儿童心中;在花家地西里社区,中国画学院的师生为社区志愿者绘制了一幅幅肖像画,向他们致敬;人文学院则邀请附近居民到学校观展,让他们领略艺术的魅力,激发他们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和思考……
随着天气渐暖,今年一大批美育活动将陆续铺开。“我们已经在策划夜校了,会利用晚上的时间到社区给居民上美术课,无论是老年人还是年轻人,只要感兴趣,我们都欢迎。”在李琳看来,艺术是一点一滴的潜移默化,“让美育的种子在社区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