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03 14:29
3月3日,国家医保局发布《耳鼻喉科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将原有价格项目整合为164项,覆盖人工耳蜗植入等关键技术领域,通过细化服务定价、优化收费结构,保障患者获得更加专业高效的医疗服务。
人工耳蜗是目前治疗双侧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配合3月人工耳蜗集采价格大幅下降的政策,指南新增“人工耳蜗适配”“人工耳蜗植入”“人工耳蜗取出”等项目。其中,“人工耳蜗植入”增设“畸形耳蜗”加收项,既鼓励医疗机构规范治疗复杂病例,也体现复杂医疗技术价值。同时,指南明确了植入体损坏或需取出等情况的收费依据。
针对老龄化社会助听需求增长,指南重点规范“助听装置适配”“骨导式助听装置植入”等项目,解决助听器调试不佳的问题。下一步,医保部门将指导各地合理制定价格,推动医疗机构提供精细化调试服务,适配不同类型听力损伤,提升老年人使用体验。
在喉癌治疗领域,指南新增“发音装置安装、发音装置取出/更换”项目,支持推广喉全切除术后辅助发音管植入技术。该技术可帮助患者恢复语音能力,目前国内尚处推广阶段。指南明确收费依据后,将激励更多医疗机构开展相关服务,助力患者重返正常社交生活。
此外,耳鼻喉科疾病常需协同诊治。指南通过一体化项目设计,强化多学科协作,推动新技术、新产品加速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