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务机器人,出列!
水润京华

2025-03-03 18:26 语音播报

城事

随着科技的进步

机器人应用已经无处不在

比如秧歌说跳就跳

雪地跑、爬坡跑

它可是“健将”

在水务领域

机器人能帮助我们做点啥呢?

在2月28日下午

市水务局和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举办的

北京市智慧水务机器人

典型应用推广活动上

或许你能找到“答案”!

本次“智慧水务机器人典型应用推广”活动中,展示了智能巡检、水面垃圾清除、智能割草、水质监测、水下地形测绘等多种应用场景的水务机器人。此外,智慧水务机器人还能应用于河湖库清淤、应急抢险、大坝建造等多种场景。

轮式巡检机器人

适用场景:污水处理厂、配电室等

蓝黄车身、四轮驱动,轮式巡检机器人能够轻松越过障碍物,灵活躲避路面塌陷、洞穴或坑洼,更能在暴雨等各种恶劣环境中来去自如。在激光雷达、可见光摄像机、热成像、温湿度传感器等多种技术的“加持”下,巡检机器人“上岗”后,能保证巡检工作昼夜不间断,极大减少人员劳动强度,在提高巡检效率的同时降低安全风险。比如在污水处理厂等水务场景中,遇到一些特殊的气体检测时,可以搭载“电子鼻”在机器人身上,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能够实时报警提醒。该款机器人已经在石景山污水处理厂应用。

无人清洁船

适用场景:城市内河、公园景观湖泊、水库

水面上,一艘无人驾驶清洁船来回穿梭,只见它缓缓张开双臂,漂浮物、矿泉水瓶等瞬间被“揽入怀中”。别看它个头不算大,却可以“吃”进50公斤垃圾,充电后能连续工作6到8小时,满载或低电量时还能自动返航。这款水面清洁机器人日常可完成50至100亩的水域维护任务,搭载毫米波雷达、高清摄像头等20余种传感器以及垃圾筐、延伸臂等设备,能够自动识别并清理河湖垃圾。目前已经应用在北京的镜河、通惠河等河道。

采样监测智能船

适用场景:水环境日常采样、水质监测等

工作人员轻触遥控器,一艘采样监测智能船按照规划路线航行至取水点位,激起层层水花。取样前,无人船会对取样器进行自动冲洗,之后借助动力抽升,仅需10几秒一个取样瓶就装满了水。“无人船取的是水下约20厘米的浅层水样,一次航行最多可采集7个水样。”工作人员介绍,这款无人船作为可搭载多种设备的无人智能平台,广泛运用于水环境日常采样、水质监测等,当搭载水质监测设备时,可实时监测水域的pH、溶氧、浊度、水温等参数。

AI巡检车

适用场景:水利工程设施监测、普法宣传等

无人巡检车搭载高精度传感器与AI视觉系统,能够实时监测设施安全,识别违规行为,实现故障智能预警,相较于人工巡检,效率大幅提升。同时,车身搭载LED屏、广播系统,可以滚动播放《水法》《防洪条例》等宣传视频,提供移动式智慧普法平台。

智能割草机

适用场景:草丛、泥泞斜坡等

智能割草机器人集成双模动力系统,能够轻松应对1.5米的高草以及45度的泥泞斜坡等复杂环境,也能根据不同的作业需求快速更换组件,适应多样化作业需求。

水务机器人应用场景

正在不断丰富

截至目前,市水务局已完成

智慧水务1.0规划的全部任务

下一步,北京将启动

智慧水务2.0规划编制

推动智慧机器人应用到更多场景中

来源:市水务局科技与国际合作处、市水利工程管理中心


编辑:谢永利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