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台区17个学生社团获评市级高水平学生社团
2025-03-04 20:18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日前,北京市教委公布了市级中小学体育、艺术、科技类高水平学生社团评审和认定结果。北京市第十八中学女子足球队、北京市丰台区第二中学管乐团等17个丰台区学生社团分别获评北京市学生金奥运动队、北京市学生金帆艺术团、北京市阳光少年艺术团、北京市学生金帆书画院、北京市学生金鹏科技团。北京市第十八中学教育集团获批成为全市将建设市级高水平学生社团的46个教育集团之一,将在集团内部试点开展体育、艺术、科技类人才培养,推动相关学科教育水平提升。

兴趣为引让孩子们在奔跑拼搏中享受足球运动的快乐

周四下午6点,夜幕已经悄然降临,北京市第十八中学方庄校区的操场上却是灯火通明。十几个女孩子在绿茵场上追着足球穿梭驰骋,随时一脚灵活的射门引来声声叫好,在一次次漂亮的运球、铲球、控球等技巧中挥洒青春的激情与汗水,尽显拼搏向上的十八中“女足精神”。

这是刚刚获评了金奥运动队的北京市第十八中学女子足球队正在进行日常训练的场景。“我们每周会根据情况安排不同频次的训练,平时会进行基础热身、技术训练和对抗训练。有时会安排女足和男足混搭比赛来练习踢球速率,也会进行五人制练习,通过近身对抗来提升体能和注意力。”女足团队执行教练谢朝阳说。

在女足队员詹珺婷的眼中,对足球的热爱也许就在刹那间。小学时参加丰台区三大球校际比赛的一球射门时刻,场内响起雷鸣般欢呼,詹珺婷的心就再也无法离开足球。“婷婷从小学习跳舞,但在那时她就爱上了足球,我也很支持她,每次她训练我都会来看,看着她成长对我来说也是一种享受。”詹珺婷的父亲说道。

“一拼到底”是十八中女足的团队精神,更是彼此在一起成长的支撑与力量。常规训练、赛前集训、假期短训——为了保持队伍的能力水平,队员们在保持良好学业水平的前提下都一直坚持参加各种训练,单是常规训练有时就会从下午6点半持续到晚上9点多,但是队员们从来没有退缩过。“我们在运动中会分泌多巴胺,能收获快乐和健康,和大家一起踢球一起去争取更多胜利,不仅锻炼了自身品质,还会感受到很深的凝聚力。”来自高一年级的女足队员许诺向记者说道。

当提到女足团队迄今为止获得的成绩时,总教练朱俊面带笑容,满心自豪地说道:“孩子们平时训练非常努力,也有劲头,在去年取得了第41届百队杯女子U13冠军、第41届百队杯女子U15冠军、全国中青赛(北京赛区)女子U15 第二名。目前我们也在备战2027年的第二届学生青年运动会,孩子们也很有信心。”

鼓励创新为孩子科技素养提升搭建更好的阶梯

北京十八中共有两个社团入选市级高水平社团,另一个入选的社团便是获评北京市学生金鹏科技团的模型团。

周六上午9点,方庄校区的航模社团活动教室里几十个孩子早早来到教室。北京十八中校长助理、学校科技教育负责人李家茂老师专门把所有孩子聚在一起,系统讲述了本学期活动安排及将要参加的重要赛事和日常训练要点。

大课结束后,孩子们分组来到不同教室上课。“固定翼飞行”小组里,教练杨煊指导孩子们绘制室内橡筋动力模型飞机的制作图、学习用工具刀切割用于制作支架的细轻木条。“大家裁的时候一定要轻轻地,多划几次,用力要均匀,如果使劲摁就很容易导致变形,有时半毫米的误差都会影响到模型的性能。”杨煊老师细心给大家讲解示范。“足球机器人”小组里,孩子们在学习组装和维修足球无人机。“拧螺丝是基本功,必须好好练。”教练周迎佳边教小朋友拆装方法边苦口婆心地叮嘱到。此外还有“模拟飞行”小组和“模型制作”小组也都在进行自己的小组课程。

高二七班的郭生玺同学是固定翼飞行小组里的学长,从小学二年级就开始接触航模的他目前已经获得2021年全国航空模型邀请赛(北京世园公园站)手掷绕标第一名,2022年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自旋翼火箭(S9A/2)冠军,2023年全国航模邀请赛手掷3米定点绕标和纸飞机直线距离两项冠军等8个国赛级奖项。谈及社团学习和航模竞赛对自己的影响,他告诉记者:“小学刚参加比赛的时候会很容易紧张,后来参加的多了心态就练出来了,遇到事情变得越来越沉稳。”而且因为在社团学习中接触到了更多的物理、地理等学科知识,郭生玺的物理、化学和地理小三门成绩也都还可以。固定翼飞行小组里的滕以申同学来自高二九班,提到小学时刚来到十八中模型团的场景他记忆犹新:“之前看见科学教室里挂着很多模型飞机就很想放飞,但是飞不了,到这边来之后第一次体验模型飞行就感觉很新奇很开心。”滕以申还告诉记者,因为对航模感兴趣,每当有新型火箭或者飞机研发出来,他都会格外地去关注一下这些新科技产品的性能参数,希望未来自己也能从事相关的工程类工作。

校园的户外场地上,孩子们正在试飞自己制作的回旋飞机,这种飞机用kt板制作,扔出去后还能飞回到自己手中。一分钟能够抛接(30)次的郭生玺介绍到,因为这种飞机的材质很轻,哪怕在机头部分增加一圈胶带都会影响配重从而影响飞出的“圈”的大小。

记者了解到,北京十八中的模型团是最早一批入选北京市学生金鹏科技团的,至今已有20年左右的历史,学生们获得的比赛奖项从区级到国际级别超过1000个。为了把社团学习做实,学校和老师们努力创造条件让孩子们进行科创实验,家长们也都全力支持。校园里的篮球馆、音乐厅都会根据孩子们的需要变身试验场,有时竞赛教练还会带着孩子们前往广州、贵州、云南、海南、河北等地进行模型异地飞行训练,让孩子们了解在不同气候、地理环境下操控模型需要的不同参数。教练老师们更是要不同加强自身的学习,科技馆、大师课等都是老师们汲取知识和经验、锤炼育人本领的平台。

“我们特别鼓励孩子们去创新一些东西,鼓励他们去探索,我们努力给他们提供一个很好的资源平台,即使孩子们来问一些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也很高兴,这也说明他们是思考有深度,是一种很大的进步。”李家茂说:“虽然我们不敢说孩子们在科技社团的学习会给他们未来的升学、择业带来怎样具体的益处,但是我们相信这些知识、技能和经验的积累能够很好地提升他们的科学素养,为孩子们未来的发展搭建更好的阶梯。”

集团化培养 促进学科教育水平综合提升

记者从模型团的签到表里看到,每个小组的成员从小学到高中都有,以“模型制作队”为例,16名队员里既有十八中附小的四五六年级的同学,也有十八中本部和左安门分校的初高中的同学。“模型团的招生覆盖整个教育集团,每个小组都是混编,老师针对不同学段孩子的教学侧重点会有所不同,孩子们的分工也不同,但是因为都在一个组里,大孩子会主动帮助小孩子,更好地‘老带新’,小孩子在大孩子的带动下会学到更多东西,更清楚地懂得自己‘进阶’的方向。”李家茂老师说。

在足球教育培养方面,记者了解到,十八中不仅是北京市足球传统校,还是全国唯一的小学部和中学部都是全国校园足球特色校教育集团,学校借助集团12年贯通培养优势,建立了覆盖全集团、全学段的班级联赛制度,将其发展成集团传统活动,使足球这项运动作用到了每一个学生。25年的足球运动传统,使足球这一项目跨越了校区、学段、性别,成为十八中学子非常热爱的一项运动。同时,更多热爱足球、擅长足球的孩子脱颖而出,也逐渐成为人才梯队建设的基础。

“我从小学二三年级就开始学习足球,我的小学丰台区西马金润小学是足球特色校,从最初仅以健体为目的接触、学习,到如今成为球队核心,我的成长也离不开学校一直以来的培养。”来自初三年级的女足队员杨楚瑜说道。

北京十八中副校长陆文喜介绍,学校社团的课程体系设计坚持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小学阶段注重兴趣启蒙,通过趣味足球游戏、简易航模制作激发兴趣;初中阶段开始系统学习基础知识与技能,如足球战术基础、航模空气动力学原理;高中阶段则侧重于深化知识理解,开展专业项目研究,如足球战术分析、高性能航模设计。各阶段课程紧密衔接,逐步提升学生能力。

据悉,两个社团此次入选市级高水平学生社团再一次极大提升了学校知名度,吸引了更多关注特色教育的家长和学生。优质生源的加入,进一步活跃了校园氛围。同时,在社团建设上,学校获得了更多教育部门的资源支持。与此同时,学校为社团配备了更先进的足球训练器材和航模制作设备,还增加了训练场地使用时间。社团的老师和教练也有机会参加更多高级别的培训,与行业专家交流,从而把最新理念和方法融入教学,提升教学质量。

来源 丰台时报

记者 李娜 实习记者 姜欢

摄影 姜灏 李娜


作者:

北京丰台官方发布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