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盎然的北海公园里,您是否留意到水畔草丛间浮动的团团"小雾霭"?走近细看,这些时而盘旋上升、时而聚散纷飞的小飞虫,正是近期活跃的"摇蚊大军"。作为北京古典园林中独特的生态居民,摇蚊虽不叮咬人,但成群结队的"雾状舞蹈"难免影响游览体验。为守护游客舒适观景,我们悄然展开了一场科学防蚊行动——近期公园西岸悬挂的四十张"神秘黄板"正是这场绿色战役的主角。您是否好奇这些黄板的妙用?摇蚊究竟是何方神圣?让我们通过六个趣味问答,带您探秘这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保卫战。
Q1:摇蚊和普通蚊子有什么区别?
A:摇蚊是北京地区常见的"不咬人蚊子",学名摇蚊,体型比家蚊更纤细。它们口器退化无法刺吸血液,但成群飞舞时会影响游览体验。其幼虫(红虫)生活在水中,是水体"天然清洁工",能分解有机物、净化水质,更是鱼虾的重要食物,成虫对灯光和黄色特别敏感。
Q2: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集中防治?
A:每年4-6月是摇蚊羽化高峰期,气温20℃左右时最为活跃。北海作为古典园林水系发达,恰恰提供了适宜的孳生环境。我们通过悬挂黄板配合水体治理,在成虫期进行精准防控,能减少80%以上的成虫数量。
Q3:最近公园里挂的黄色板子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A:这是我们新安装的昆虫诱捕黄板,专门用于防治摇蚊。黄色对摇蚊有特殊吸引力,板面涂有环保粘胶,当摇蚊飞向黄板时就会被粘住。这种物理防治方法不喷洒农药,既安全又环保,能有效减少蚊虫对游客的滋扰。
Q4:黄板会粘住蝴蝶等益虫吗?
A:请市民放心,我们采用了针对性悬挂方案,瑶蚊飞行高度通常低于2米,且喜在灌木丛温湿环境交配。我们将黄板设置在近水低矮灌木区(摇蚊主要活动区),既避开了蜜源植物集中区,又精准拦截"婚飞"(交配飞行)蚊群。监测显示主要捕获的是摇蚊、蚜虫等目标害虫,对蝴蝶等益虫影响甚微。
Q5:遇到黄板需要注意什么?
A:①请勿用手触碰板面粘胶 ②拍照时注意避让 ③家长请看护好小朋友 ④发现脱落黄板可联系工作人员。我们每天巡查更换,预计悬挂至6月中旬,待摇蚊活跃期结束后统一撤除。
Q6:市民如何配合防治工作?
A:欢迎游客发现摇蚊聚集区及时告知工作人员,游览时尽量远离水边茂密草丛。公园同时加强了水体流动性和生物防治措施,您的每份理解与配合,都在助力守护这片皇家园林的舒适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