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福锁:用好科技小院经验 善用科技小院经验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3-05 15:32 语音播报

产经新闻
进入
教育
看更多
+ 订阅

2009年,时任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的张福锁,和同事们在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白寨乡创建了第一个科技小院,距今已有16年。从这里开始,许许多多的农业专家和涉农专业学生,走出实验室、走出校园,把农业科技带到了田间地头。

科技小院是推动理论与实践、科研与推广、创新与服务紧密结合的有益尝试,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张福锁介绍,科技小院经过十余年的实践与发展,已经从科技帮扶的1.0版本、产业兴农的2.0版本,升级到乡村振兴的3.0版本。“如果说科技小院前两个版本更多的是关注乡村产业方面的帮扶、技术方面的赋能,那么,科技小院3.0版本则着力推进乡村振兴在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个方面。”

2024年,科技小院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2025年科技小院再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张福锁(右四)和古生村科技小院的师生查看油菜薹长势(摄影:刘铮)

在张福锁看来,今年科技小院再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是中央对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视,这同时也对科技小院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的科技小院不仅要构建‘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机制,为学生培养提供一个实践育人平台,我们还要利用科技小院扎根乡村一线的独特优势,将人才培养的范围扩大到与乡村相关的所有人员。换句话说,我们要将科技小院作为把科技输出到乡村的前哨站,解决涉农科技到田间地头‘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还要将在乡村振兴一线的农民、农技推广人员、乡村干部等人群纳入培养范围,用科技小院在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方面的优势为其赋能。”

据悉,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张福锁的建议中还有与科技小院相关的内容。对此,张福锁表示:“科技小院将高校教育资源与农村实际需求相结合,通过实践教学、科研合作等方式,培养了一批既懂理论又懂实践的复合型人才。这些人才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具有强烈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科技小院在十余年的实践与发展中,也积累了很多经验,因此,希望教育部能和相关部门联手,将各地科技小院的成功经验进行总结、凝练,为下一步科技小院发展提供建议。根据长年在各地科技小院的考察中的发现,我还建议各地科技小院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建设,做到一院一策,让科技小院接地气聚人气,真正地实现校园与田间地头的无缝衔接与转化。现在人工智能、大数据、数字孪生等高科技手段的广泛应用,也对乡村振兴下一步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我还建议将人工智能、大数据、数字孪生等新技术融入科技小院今后的升级优化中,这种优化升级的过程,也可以让更多非农专业的学生加入科技小院,让他们走出校园,深入一线,将自己的书本知识转化为服务社会的能力,实现农业生产的绿色化、高效化和可持续化。”

校检:陈沙 申瑞秋

审核:雷旻音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