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06 08:23
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田轩:统筹公私募基金税收政策,设立私募税收优惠专项基金
当前,我国私募基金税收制度在法律法规、征管信息和税负公平性等方面存在不足,制约了创投行业的良性发展。为推动私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助力经济转型升级,亟需优化税收政策,完善监管机制,营造更加公平、高效的税收环境。
田轩认为,应从国家战略高度重视创投行业的地位和作用,统筹公募基金与私募基金的税收政策,给予同等优惠待遇,进一步提升行业吸引力。同时,设立私募基金税收优惠专项基金,对投资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等领域的私募基金给予税收返还或奖励,增强税收优惠的精准性和力度。此外,还应探索跨境投资税收政策,吸引国际资本参与国内私募基金投资,促进跨境耐心资本的形成。
在所得税征收管理方面,田轩建议需进一步优化核算方式,对个人和居民企业参与创投基金投资,按基金整体核算,仅对超出出资额本金部分缴税,避免因前期亏损导致的税负不合理问题。同时,建议统筹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的税收政策,使两者在个人所得税方面享受同等待遇。此外,可参考国际惯例,按投资期限实行差别税率,如投资期限越长,税率越低,以此鼓励长期投资,助推创新创业战略。对于基金类型变更登记流程,建议相关部门简化手续,协调税务部门不追溯历史,预留时间完成备案变更,化解潜在矛盾和风险。
在增值税征收管理方面,田轩建议借鉴国际经验,明确创投企业减持未上市公司股权后在二级市场卖出股票的行为不属于增值税征收范围,取消当前不合理税负。同时,纠正对管理人业绩奖励的错误认定,将其视为利润分配而非管理费收入,不再要求缴纳增值税,从而减轻管理人作为基金投资人投资收益的税收负担。
全国人大代表、飞鹤乳业董事长冷友斌:推动乳品功能性原料技术创新和产业化
推动乳品功能性原料技术创新和产业化,是实现婴幼儿配方奶粉(以下简称“婴配粉”)和功能性食品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对于推动我国食品产业升级、保障国家食品产业安全、提升国际竞争力有战略意义。
对实现乳品功能性原料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冷友斌建议加大政策补贴力度,国家应支持乳制品深加工企业开展技术创新项目,重点突破乳铁蛋白、脱盐乳清液、α-乳球蛋白、乳脂肪球膜蛋白、骨桥蛋白、酪蛋白等关键原料的“卡脖子”技术,推动新技术、新工艺应用。设立专项财政补贴资金,支持企业技术改造、设备升级和新品研发,对建设原料生产基地的企业给予土地和资金支持。
完善法规与评估体系也很重要,结合婴配粉生产的严格监管要求,为乳品功能性原料生产中的新技术、新工艺及新产品设立专门评估方法。在保障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及时调整法规,开展乳制品深加工专项试点,推动技术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
另外,实施税收优惠政策,对使用国内奶源生产优质乳品功能性原料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保障供应链安全,稳定鲜奶生产,维护食品安全和奶农利益。对从事关键乳品功能性原料研发、生产的企业减免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等。
全国政协委员、厦航董事长赵东:挖掘IP 推动新文旅“火起来”
2024年,国内游客出游总消费高达5.75万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1.8%,文旅消费已然成为提振内需的重要引擎。赵东敏锐捕捉到新文旅在挖掘内需潜力方面所蕴含的巨大能量。
赵东眼中的新文旅,是新时代背景下,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所形成的一种全新的业态、模式与理念。在这种新模式下,旅游与农业、工业、体育、教育等多产业进行融合,并在理念、技术、产品、服务等多方面进行创新,关注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的文化感知、情感共鸣和参与互动。
对于如何更好地释放新文旅的能量,赵东认为,要挖掘新文旅IP,善用新载体,营造新体验,才能够推动新文旅“火起来”。
2024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2025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发布《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赵东建议,应当将新文旅纳入“两新”政策,持续优化休假制度,这样能够鼓励更多居民“走出门”。
除了“走出门”,“入境游”也是近年来的关键词之一。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4年,入境游客13190万人次,入境游客总花费942亿美元,分别较2023年上涨60.8%和77.8%。在促进入境游方面,赵东认为,要让更多外国人了解中国,持续完善外国人旅行生活便利,能够吸引外国人“走进来”,为经济增长注入源源不断的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