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长子营湿地鸟类监测中,首次记录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小天鹅在此栖息,这一珍贵物种的发现不仅为湿地生物多样性增添新成员,更标志着这片曾经的退化湿地,已成功蜕变为大兴区东南郊湿地群具代表性的生态样板。
据监测显示,长子营湿地越冬鸟类种群较往年显著增长,共记录到短嘴豆雁、斑头秋沙鸭、罗纹鸭、斑嘴鸭、绿头鸭等雁鸭类种群超过5000余只,大白鹭、白琵鹭、苍鹭等鹭鸟100余只,共计155种鸟类。小天鹅、震旦鸦雀等珍稀物种的频繁亮相,鸟类种数不断增多,生动诠释着长子营镇生态修复的显著成效。
一直以来,长子营镇积极推进多项生态建设工程,通过连续十年实施新一轮百万亩平原造林工程,大量栽植各类蜜源和食源植物,为鸟类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来源;同时,实施了长子营湿地保护恢复项目、上长子营村小微湿地建设项目以及长子营湿地公园环境改造提升项目等,不断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逐步构建起了独具特色的长子营镇南林北水生态系统,为各类珍稀鸟类的栖息与繁衍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鸟类在此驻足越冬。
从生态修复到生物多样性,长子营湿地的蝶变之路,不仅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更成为京津冀协同推进生态治理的生动实践。小天鹅的翩跹身影,正是大自然对这片土地最诗意的褒奖。
小天鹅
小天鹅是大型游禽,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从形态特征来看,小天鹅两性同色,雌体略小,美丽优雅。体长 115-150cm,通体白色。成鸟喙黑色,喙基两侧具黄斑,黄斑不过鼻孔,多呈梯形状,黄色区域前段不尖且上喙中脊线黑色。
小天鹅栖息在开阔的湖泊、水塘、沼泽、水流缓慢的河流和邻近的苔原低地和苔原沼泽地上,冬季多栖息在有芦苇、蒲草的湖泊、水库和池塘中。呈小群或家族群活动。性较活泼,结群时常发出“kouk-kouk”的清脆的叫声。据说,“丑小鸭”变“白天鹅”的故事描述便是小天鹅的成长过程。
来源:长子营镇
编辑:陈怡
监审:厉春、韩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