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通州榜样|奥运冠军常昊:不断跃出水面,超越自己!
2025-03-07 12:48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家住通州区台湖镇的花样游泳运动员常昊,从事花样游泳项目已有16年的时间。作为国家花样游泳队伍中的“尖子”,常昊一次次跃出水面,与队友们携手拼搏,不断突破,夺得了巴黎奥运会花样游泳集体项目冠军,书写了花样游泳新的历史。

在奥运金牌的背后,不仅是团队所有成员的辛勤付出,更是中国花游队对“完美”的极致追求。常昊回忆说:“赛前每天的训练时间大概在8-10个小时,外国教练觉得我们已经做得很好了,为什么还要这么严厉?中国花游队就是要追求极致的完美,虽然可能达不到完美,但是我们要追求完美。”

谢佳航(记者):你是怎么走上花样游泳这条运动道路的?

常昊(通州榜样):小时候的我不属于那种乖乖的小女孩,特别活泼好动,家里人觉得我每天有用不完的精力,就说要不让我去练体育吧。正好我家里有一个姐姐就是练体操的,就让我跟着她去玩玩。于是,三岁半的我懵懵懂懂地走进了体操馆。

从那以后,我的生活就像按下了快进键。四岁开始住校,每天重复着高强度的训练。一直到八岁,体操教练语重心长地跟我说:“孩子,你的爆发力不太够,体操的动作难度越来越高,以后发展可能会受限。”我一听,心里咯噔一下,但也听取了教练的建议,转身投入到了跳水的训练。

跳水练了两年,到了十岁,教练又泼了一盆冷水:“你的骨龄显示,以后可能会比其他跳水女孩高一些,动作完成起来会吃力。”就这样,我又改变了项目,开始学习花样游泳。没想到,这一转身,就是十几年的坚守。

图片

谢佳航(记者):花游吸引你的魅力在什么地方?花样游泳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常昊(通州榜样):在我看来,花样游泳的魅力在于它是一个艺术与技术完美结合的项目,它包含了舞蹈、柔韧、游泳、力量等多方面的元素,是全方位的综合性体育项目。对于女生来说,既能展现柔美,又能彰显力量。而且花样游泳有创编的空间,我们可以通过它表达自己的想法。比如奥运会时,我们用甲骨文等中国元素,向世界展示中国的传统文化,这种感觉特别棒。

说实话,花样游泳对我而言,早已超越了单纯的热爱,它已经成为了我生命中的一部分。小时候,我只是单纯地完成教练的任务,每天训练结束后,就和队友们嬉戏打闹,无忧无虑。那时候,只要能和大家一起训练、成长,就是最快乐的事。

但现在不一样了。我们取得过成绩,站上过奥运会的领奖台,所以每次比赛,都会拼了命地想拿更好的成绩。我是队里年纪比较大的队员,得带着这些年轻队员往上冲,同时也更多地承担了一份责任。

图片

谢佳航(记者):练习了这么多年的花样游泳对你有什么样的影响和变化?

常昊(通州榜样):从外表上来说,长时间在水里训练,皮肤会变得特别干燥,每次上岸后,我都会赶紧抹上身体乳,否则皮肤就会绷得难受。头发也因为长期泡在水里,变得有些发黄。还有就是经常扎头发、涂头胶、戴泳帽,发际线后移了得有2厘米。

心态上的变化也很大。我们是集体项目,需要整个团队的共同努力,大家都好才是真的好。如果队友状态不好,我们都会互相鼓励,特别团结、包容,就像一家人一样。这种相互扶持的感觉,让我学会了为他人着想。同时,运动员的生活需要我从小离开家,独自面对训练和生活,这也让我比同龄人更早地学会了照顾自己。

图片

谢佳航(记者):伤病是每个运动员避免不了的问题,你有没有过受伤的经历?

常昊(通州榜样):伤病对于运动员来说,太常见了。记得巴黎奥运会前两个月,在托举的叠加难度上进行改编的时候,我意外砸到了队友的膝盖上,下巴被磕破,鲜血直流。当时伤口比较深,就去医院缝了三针。

当时医生的建议是两周不沾水,但那时候距离巴黎奥运会已经很近了,还有修改难度、创编等一系列工作都没有做。而且我们又是集体项目,少了一个人团体就不够完整,推进的速度就会比较慢。我心一横,4天半就拆了线,继续进行训练。其他像手腕、肩、腰这些关节的磨损,更是家常便饭。有时候胳膊疼得都抬不起来,但训练还得继续,硬抬也要上。

谢佳航(记者):除了这种伤痛之外,在运动生涯或者训练过程中还有让你觉得具有挑战性的时刻吗?

常昊(通州榜样):东京奥运会后,花样游泳规则大调整。我们也要从各方面进行学习,根据修改之后的规则练习新的技术动作,学习不同的划水方法。教练也会带着我们共同推敲,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将难度叠加到最高。

另外,这个奥运周期新增加了一项技巧自选,对于中国运动员来说并不是特别擅长,甚至有很多翻腾动作是我十几年从来没接触过的,都需要从零开始去学习。那段时间,我几乎每天都在水里泡到很晚,别人练10次,我就练20次、50次、甚至100次,就是靠这种千百次的重复,一点点攻克难关。

谢佳航(记者):这么多年有没有过想放弃的时刻?是什么让你坚持下来的?

常昊(通州榜样):十六七岁那时候,我的游泳速度特别慢,教练对成绩要求又特别严格。有一次,我游400米的成绩没达标,教练罚我重游。那天,我泡在水里一整天,累得筋疲力尽。回到家,我委屈地对我妈说:“妈,我不想练了,太累了。”我妈听了,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你已经练了这么多年,就这么放弃,太可惜了。再坚持坚持,说不定就熬过来了。”那段时间,教练也一直在鼓励我,给我讲道理。慢慢地,我调整好了心态,重新投入到训练中。

支撑我坚持下来的,除了教练和父母的鼓励,还有对花样游泳的热爱。在身体疲劳、压力巨大的时候,我也曾想过放弃,但很快就会用内心的声音激励自己:“为什么不能再顶一顶?为什么不能迈过这个坎儿?拿冠军的人为什么不能是我呢?”正是这些信念,让我重新充满力量,继续前行。

谢佳航(记者):每天的训练生活是什么样的?

常昊(通州榜样):我们每天早上7点钟集合吃早饭,早饭必须吃好,然后坐8点半的班车去游泳馆。到了之后先做准备活动激活身体,再进行一些力量训练。接着,根据当天的安排下水训练。上午一般到1点左右结束,坐班车回食堂吃饭,吃完饭能回房间睡个午觉。下午3点再坐班车去游泳馆,继续下水训练。如果训练顺利,6点半左右就能结束;要是训练不顺,教练会根据情况加练,直到达到要求为止。

谢佳航(记者):这种三点一线的生活会觉得无聊吗?平时在训练比赛之余会用什么方式来让自己放松一下呢?

常昊(通州榜样):这种三点一线的生活,贯穿了我这十几年,一周七天的时间有六天都是这样。没比赛的时候,周一到周六雷打不动,周日可以休息一下。要是有比赛,周日也得安排训练。

训练结束后回到运动员公寓,我会看看电视剧、综艺节目,打打游戏,听听歌,和朋友视频聊天。周末有时候我会回家和父母团聚,不过因为反兴奋剂的要求,我们不能在外就餐,一般都是在食堂吃完饭之后再出去。

旅游更是想都不敢想。我从3岁半开始练体育,就从来没放过寒暑假,一年到头都没有什么长假期。即使是外出比赛,也没有旅游的时间。这么多年,自由确实少了一些,但我们也习惯了。

谢佳航(记者):你认为自相不息和运动员之间的联系?

常昊(通州榜样):竞技体育没有说轻轻松松就能拿到自己想要的成绩,都是付出了百倍千倍的努力,才能登上领奖台。作为队伍里的“尖子”,也就是托举中最上面的那个人,跃出水面腾空的那个人,我的心态一定要平稳,因为裁判和观众只能看见我的动作完成度。我需要做的是努力完成好自己的动作,积极地和下面的队友配合好,毕竟她们是把全部的希望和力量都寄托在了我的身上。对于我来说肯定也是希望把这个动作最完美的一面展现给大家,这样才能证明我们这个集体是最好的。

图片

自强不息,这四个字就完美诠释了运动员的精神。在赛场上,我们顽强拼搏,遇到困难从不退缩。每次比赛,我都会告诉自己:无论对手多强大,都要拼尽全力。这种精神,让我在训练中不断突破自己,在比赛中屡创佳绩。这次被评为“通州榜样”,对我来说也是一种认可和鼓励。未来,我也会继续努力,用实际行动诠释自强不息的精神。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记者:谢佳航

摄影:常鸣

微信编辑:芳芳


作者:

副中心之声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