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班级联赛“2+1”新机制、成立家长体育委员会……日前,北京市石景山区举办以“聚焦体质健康,关注实际获得”为主题的2025年体育工作会。会上,石景山区推出了落实“体育八条”的八项行动计划,涵盖了细化48项任务清单、构建班级联赛“2+1”新机制、打造“三大球”品牌矩阵、创新十项轮换活动、编制全年活动计划、共建亲子运动新生态等方面。
据介绍,在构建班级联赛“2+1”新机制中,石景山区阳光体育班级赛以自然班为基础组建比赛队伍,重点突出普及和全员参与,保障每一名学生都有参加体育比赛的机会,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2”是学校要将引体向上(或斜身引体、直臂悬垂)和“三大球”(任选其一)作为必选项纳入学校班级赛计划,“1”是鼓励集团每学期开展集团层面班级联赛。
此外,行动计划要求各校成立家长体育委员会,每学期至少组织1次亲子运动会或家庭运动日,设置亲子接力、趣味挑战等互动项目,鼓励家长每周至少陪伴孩子运动2次。同时,学校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开发分层运动项目,如低年级“亲子体能游戏”“家庭体能挑战赛”,高年级“家庭运动技能赛”“亲子跳绳挑战”“家庭接力赛”等,提高兴趣与参与度。通过设计“家庭运动打卡”、评选“运动活力家庭”“阳光家庭运动奖”等活动,促进家庭日常运动习惯的养成;通过公众号展示案例,强化家校共育示范效应。
会上,石景山区教委副主任刘永奇对“体育八条”区级48项任务清单进行了解读,并对2025年体育推进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他表示,体育是五育融合的根基,是学生全面发展的生命线。石景山区教委以集团化为载体,落实健康第一教育理念,将每一节体育课、每一场班级联赛、每一次亲子运动,都转化为学生强健体魄、锤炼意志的生动课堂。
石景山区教委主任张琳在讲话中表示,要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推动体育工作。做好区、校携手,多用一些“小妙招”撬动体育的“大改变”,让体育回归本质、回归生活、回归快乐、回归共享,营造“一个也不能少”的体育氛围,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石景山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体育力量。
会上,区教育分院体育教研室对2024年四六八年级统测进行了质量分析,金顶街第四小学、金顶街第二小学、北京市第九中学、北京市第九中学分校及石景山学校分别针对学校的工作特色和学生体质提升方案进行了工作交流。
当天,金顶街第四小学体育教师团队现场展示六年级学生体质健康日常训练课程,北京市第九中学校园还举办了足球班级联赛。全区中小学校长、主管校长、体育教研组长,区教育分院、体健中心相关部门负责人等200余人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