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空间免费享受、还有资金奖励……北京城市副中心这个创意创业大赛火热招募中——
2025-03-08 09:27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推动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政策导向,推动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由区委宣传部、区人才工作局主办的“运河上的通州”第二届北京城市副中心文化产业创意创业大赛,正在火热报名中。


大赛紧扣副中心功能定位与现实需求——在项目成果落地转化、促进文化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优化文化空间与城市赋能等领域持续发力,注重文化消费新模式新场景的融合创新,推动传统与现代相融合、创意与市场相融合、文化与科技相融合,以文化产业新业态,激活大运河文化深厚底蕴,激发“运河上的通州”品牌活力,为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01 大赛目标

激发创新与产业聚集

全面激发文化领域创新创造力,加快产业聚集,搭建项目展示、资本对接、政策扶持等多元化平台,吸引优质文化产业项目和企业入驻,推动文化产业聚集和规模化发展。

人才挖掘与汇聚

挖掘和培育高层次产业人才,提供展示才华、产业交流等,吸引来自全国乃至全球的顶尖文化产业人才参与,促进文化产业优秀人才向副中心聚集。

打造高质量文化产业服务平台

逐步构建完善的文化产业服务平台,聚集专业力量解决企业成长的实际问题,搭建起政府、园区、企业的沟通渠道。

02 大赛亮点

空间赋能

获奖企业有机会入驻大赛孵化基地,通过专家评审,最高可免费享受200㎡孵化空间,享受大赛孵化服务包。

人才赋能

加速国内外高层次人才汇聚,激发高层次人才创新创造活力,营造“近悦远来”的良好人才生态,通州区开展运河英才计划,在资金奖励、人才安居、子女教育、医疗服务等方面提供精准支持。获奖企业创始人优先推荐申报运河英才计划。

金融赋能

聚焦文化+金融板块,与投融资机构、银行开展深度合作,利用双方的资源与优势,为初创企业和成长型企业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为参赛项目扩宽融资渠道,助力企业在副中心行稳致远。

免费创业服务包

无论是否获奖,只要报名入围就有机会享受到大赛组委会为企业提供的创业服务包,包括企业注册、知识产权、人才培训,以及项目对接服务等。

03 赛道设置

聚焦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以及北京城市副中心产业定位,培育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共设置三个赛道:

文化视听融合赛道

聚焦视听领域先进技术与内容创作,通过富有创意的内容设定或表达方式,将文化元素与视听技术相结合的作品、服务和平台等项目。

征集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影视、短剧、MCN、沉浸式体验、网络传媒以及服务于视听产业的上下游企业等。

文化科技融合赛道

聚焦新设施、新技术、新装备、新场景、新业态推动文化产业发展,通过应用数字技术及其他新技术与文化创意融合的项目。

征集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人工智能、数字人、5G技术、元宇宙、3D打印、虚拟现实等。

原创内容创意赛道

聚焦以优质IP为核心,进行原创内容生产创意、运营和服务以及其他原创作品项目等。

征集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原创设计、演艺、动漫、游戏、网络文化、文学出版及相关上下游企业等。

04 奖项设置


本次大赛设有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以及优胜奖和优秀奖。


05 赛事安排

集中报名阶段

2025年1月—2025年3月

大赛评选阶段

2025年3月—2025年5月


06 组织架构

主办单位

中共北京市通州区委宣传部

北京市通州区人才工作局

支持单位

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

通州文化产业园区协会

北京数字创意产业协会

中关村数字媒体产业联盟

梅花创投

华民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魔豆投资

北京银行雍和文创支行

超级玛特文创

执行单位

通州文化产业服务平台


07 参赛条件

大赛主要针对与文化产业相关的企业或项目,符合以下参赛条件的企业均可报名参赛。

(1)参赛主体为在中国境内注册的企事业单位;

(2)核心业务符合本届大赛征集方向;

(3)参赛项目具备原创性、创新性、独有性;

(4)参赛项目具有较强的独特创意及文化属性,符合国家现行法律法规和相关产业政策;

(5)初创项目应以团队为单位参赛;

(6)其他官方要求的条件。

注:参加过往届文创大赛而未获奖的项目也可报名参赛。


08 大赛报名及咨询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下载参赛项目报名表

↓ ↓ ↓


大赛咨询方式:

闻女士 18516888337

(同微信)


内容来自通州文创

责任编辑 韩欣宇


作者:

北京通州官方发布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